宫词(节选)
[五代]花蕊夫人徐氏
侍女争挥玉弹弓,金丸飞入乱花中。
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英满地红。

宫中的侍女们争着抢着挥舞着玉质弹弓,将金色的弹丸射向花丛中。在弹丸飞入花丛的瞬间,流莺都被惊吓得飞了起来,四处逃散,只剩下满地的落花,诉说着刚才的热闹场面。
解读
花蕊夫人,是五代前蜀主王建的妃子,姓徐,被称作小徐妃。她写了近百首以宫廷生活为主题的诗作,紧张描写的是在前蜀宣华苑游乐的故事,被称为《花蕊夫人宫词》。这里所节选的《宫词》描写的是生活在皇宫中的宫女们用弹弓打流莺的生活场景。可见打弹弓无论在民间还是皇室,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徐渭在《风鸢图诗》中也有对弹弓打黄莺的描写: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
古时候的弹弓古时候的弹弓实在和弓长得差不多,发射的事理也和弓箭类似,都是利用弹射力,只是弹弓用的是弹丸,而弓箭用的是箭。弹弓除了用于娱乐,还曾经被当作打猎的工具,乃至一度成为武器或者暗器在沙场上利用。后来随着皮筋的发明,人们将皮筋用在了弹弓上,才涌现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玩具弹弓。
古诗中藏着最早的弹弓《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首古老的歌谣《弹歌》,这首《弹歌》描写了远古期间我们的先人用弹弓打猎的场景: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
土,这里指泥制的弹丸。一,即肉,这里指猎物。这首歌谣的意思是说,砍伐竹子,将砍断的竹子做成弹弓,把泥丸装到弹弓上发射出去,弹丸便朝着飞禽走兽射去。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期间,先人们有了弹弓,极大地提升了佃猎能力,叫人不得不惊叹古人的聪慧。
二郎神的弹弓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二郎神杨戬也利用弹弓,在他出场的时候就有腰挎弹弓、手拿三尖两刃枪的描写:腰挎弹弓月牙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而他和孙悟空的斗法中,还曾利用弹弓将孙悟空打了个踉跄:“(二郎神)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lóng]踵[zhǒng]。”
与弹弓一样风靡一时的游戏:陀螺陀螺,北方也叫“冰尜[gá]”或“打老牛”。它是用木头削成一个面平底尖的圆锥体,在底部尖端镶嵌一颗珠子,玩的时候可以用手将陀螺旋转或者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其直立旋转,然后再用绳子连续抽打,这样陀螺就可以转个一直了。
原文出自《诗词大有文化:嬉戏娱乐》
东方出版社
编著/李江湖,图/小种子童书馆
摘自《小读者·阅天下》2024年3月,总第3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