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然记得,高中时学《孔雀东南飞》,一句“雇主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直接引起了我对隔壁姑娘秦罗敷的兴趣。
于是找到了《陌上桑》,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当时读完,只顾着惊艳罗敷的美和罗敷夫君的那一番形容,并没有思考过,罗敷的丈夫那么牛,是否真的存在?换句话说,罗敷是否真的有丈夫?

真别说,这个问题还真挺有探究意义的。
罗敷是否有丈夫,从这篇以罗敷为主角的《陌上桑》中也可推测一二。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陌上桑中喜好养蚕的秦罗敷到底有没有丈夫

《陌上桑》摘自汉乐府诗集,一开始交待罗敷姓甚名谁,背景如何。
“秦氏楼”交代了罗敷的生活背景和家庭条件,可见她家还是比较富余的。
“秦氏有好女”则有点类似于“杨家有女初长成”的写法,接下来必定是浓墨重彩描写女主的高潮部分。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这句大略易懂,解释罗敷的兴趣爱好。
要知道,在古代人们种地垦植养蚕从事劳作,一样平常都是为了谋生。
而罗敷很明显不一样,她该当纯挚只是喜好养蚕。
为何?看她的穿衣打扮就知晓了。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倭堕髻”是从汉朝开始兴起的一种发型,又叫“堕马髻”,一样平常在贵族阶层女子之间盛行。
“耳中明月珠”,则更昭示着罗敷首饰的非凡,再加上一身华美的着装,可以肯定罗敷家里不仅不差钱,而且还很富有。

上面这些只是衣着外在的描写,而接下来便是从侧面衬托罗敷的美了。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不雅观罗敷。

描写一个人有多美,哪怕用大量华美辞藻去刻画,读者大概也只能感想熏染到:哦,她不是一样平常的美。
但是这短短几句,从察看犹豫者的反应来侧面反衬罗敷的美,顿时那个情景和画面就出来了。
读者一下子就领悟到:哇!
原来罗敷是这样一位百年难见的绝世美人啊。

描写完这些,故事就开始了。

从南而来的使君,骑着马路遇罗敷,也被罗敷的仙颜深深吸引了。
这齐心专心动,就向旁人打听:“这是谁家的女儿呀?”旁人回答说:“秦家有一位俏丽的姑娘,自家起名叫罗敷。
”于是使君又打听人家年事,就约请罗敷一起乘车。

使君肯定没想到,罗敷一上来就绝不犹豫地骂了回去:“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这句话是很关键的。
第一句话是很明确的,便是感慨“使君你怎么如此屈曲呀”,这句意思毋庸置疑。
而“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就有两层意思可以阐明了。

如果将“自”作“本来,原来”的意思讲,那这句话就可以认为:使君你本来有自己的妻子,罗敷我也原来就有自己的丈夫。
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有夫之妇,两个人有什么好共同乘车的。

但如果将“自”作“自然,自有”的意思来讲,这句话就可以完备可以换一个情境了。
即:使君你自有与你相配的妻子,罗敷我也自然有与我相配的夫君。
也便是说,咱俩都不是一起人,有什么好共同乘车的,你就去世了这条心吧!

然后再看,罗敷是怎么形容自己的丈夫的——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东方的千匹马缓缓行驶,罗敷的夫婿就在最前头。
怎么判别哪个是呢?白马后面随着的小黑立时的官便是他。
那匹小坐骑的“穿着”也非凡,马尾上系着青丝,马头上带着黄金的笼头。
夫婿本人呢,腰间别着名贵的鹿卢剑,单这一柄剑就代价连城。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而且呢,罗敷夫婿这个人还不是个富二代,是自己白手起身闯荡出来的那种。
十五岁的时候是官府的小官吏,二十岁便是朝廷大夫了,三十岁已经官居侍中郎,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一城之主了。

有钱有权有地位,那人长得怎么样呢?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人长得还不丑,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脚步轻缓从容,颇有玉树临风的觉得。
最关键的是,“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每次府中有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称颂夫婿很出色。

罗敷对他夫君的描述全看完之后,想象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类似还没恋爱的小姑娘期待自己白马王子的觉得?

以是,笔者主不雅观推测,罗敷说出“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番话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夫君的。

不然,可以再反推。
如果说,罗敷真的已经有丈夫,且她的丈夫也犹如她讲的这样有名这样厉害,直接说出她丈夫的名字来,这个小小的使君岂不就吓退了?还须要说出这样一大篇幅吗?

之以是这样形容,大概是由于这是罗敷对未来夫君的想象和期许,她认为能配得上自己的夫君,便是这样的分外和出色。

更何况,罗敷如今的年事是“十五颇有余,二十尚不敷”,古代十五岁刚好是及笄之年,之后就可以许配人家了。
而罗敷是“颇有余”和“尚不敷”,解释她至少已经十七八岁了。

在古代,十七八岁这个年事还没有出嫁,都会被邻里列入“老姑娘”的行列。
这时候,旁人提起她,还是习气说“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却丝毫不提及她夫家的姓氏,大概率罗敷还是单身的。

为何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出嫁?根据罗敷对自己夫婿的那一番想象与描述,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夫君哀求和期待很高,眼力和心气也是比较高的。
至于为什么这样高,想想缘故原由也比较合理,由于人家有成本呀,家里不差钱,不须要寄托夫君生存,而且自己又是个绝世美人,以是至今还单身未嫁,就非常通情达理了。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