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七老八十,还在为儿女不肯结婚而发愁:“你到底什么时候结婚?真要气去世我们吗?”
有人七老八十,还在农田里挥汗如雨:“必须多攒几个钱,去世的时候让孩子们也能够争一争家产。”
有人七老八十,还在为孙子孙女的零食发愁:“本日给小宝贝买点什么呢?怎么这么挑食呢。”
大家都对老人说:“辛劳了一辈子,现在老了,该安歇放松了。”
可是,除了极少数的人,又有谁能真正超脱,又有谁能真正放松呢?
说到底,只是苦笑罢了。
当然,也只能从古诗词中找一些怡然自得的篇目,来一场苦中作乐。
我是真拍浮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
本日我和大家分享乐享晚年的3首古诗,心态清闲,心情美好,让民气旷神怡。如果你喜好,请把它们背下来!
第1首,《喷鼻香山寺二绝·其二》: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墨客白居易。白居易大家都很熟习了,他从前勇于直言,主见诗歌反响现实,留下了《卖炭翁》等佳作。
但是后来白居易仕途受挫,他转而消沉,做了一个悠游清闲的喷鼻香山居士,沉醉在“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风月之中,再不去管人间苦与泪。
当然,白居易纵然有诗酒美人为伴,二心坎中的块垒也不能全然消解。于是乎,白居易向自然与空门寻求解脱,追求内心的清闲。
白居易因此成为了洛阳喷鼻香山寺的常客,从喷鼻香山寺汲取一种安身立命的养分。
临去世之时,白居易更专门立下遗嘱,把喷鼻香山寺作为寄托灵魂的归宿:“一定把我葬在喷鼻香山如满禅师灵塔之侧。”
我们来看白居易这首诗,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喷鼻香山寺的迷恋,也显示出白居易的晚年心灵得到抚慰的快然清闲。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爱与恋这样浓郁的词,彷佛不该出自老人之口,但喷鼻香山寺的山水环境与佛气缥缈,让白居易得到了最大的知足。
他因而狂呼着自己的爱恋,放荡着自己的欢快。
在这种心情知足的情形下,白居易许下三生之约:“现在我与云泉结下分缘,下辈子我还要来到喷鼻香山寺,当一个通俗俗通的山寺和尚。”
比较年少时“慈恩塔着落款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得意,中年时“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沉痛,晚年的白居易显然已经找到了医治心病的灵药,在想象里重新回到少年,用炙热的爱恋去爱着喷鼻香山寺。
第2首,《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随处颂扬,很多人都会背诵。诗中美好的意境,更是惊艳了千年,让人们神往无尽。
王维被卷入安史之乱的风波里,虽然逃得一去世,但在仕途上已失落去了提高的资格。
本来王维就神往自然山水,如此一来,也算得其所哉。他收起了进取之心,虽然身上还担着官的名头,但是心思都放在了佛理与山水之上。
这首诗开篇两句写自己对佛学与山水的喜好,表达自己晚年的兴趣所在。随后几句,都是传唱非常高的名句。
为什么大家喜好王维这几句诗呢?美当然美的,但最吸引人的估计还是王维的心境。晚年的王维,大概真的寻到了自己的归宿,由衷享受着生活与自然本身的美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画面十足,禅味悠悠,无限人生履历,尽在不言中。
对王维自己的命运来说,也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极,王维得以悠然清闲,以一种洒脱的面孔离开人间,真是令人无比倾慕了。
第3首,《南乡子》: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黄庭坚,听说,这是黄庭坚人生末了一首词。而且,这还是一首重阳时节的词。
开篇五个字“诸将说封侯”,真是无限滋味在个中。所谓的“诸将”,当年的黄庭坚自然也在个中。
讲究修齐治平的传统读书人,谁没有封侯之念呢?谁没有功成名就的渴望呢?然而黄庭坚终极释然了。
功业再辉煌,富贵再煊赫,终极逃不过雨打风吹去。“戏马台南金络头”,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在戏马台欢宴,不管当日如何繁华,如今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想开了的黄庭坚,不再留恋功名富贵,而是追求清闲舒适。他举起羽觞,却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只是为了感想熏染欢快。
人生多美好,晚年应欢快,莫辜负这大好秋光,莫辜负这醇美杯中酿。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黄庭坚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
这种拟人的手腕利用,看似自嘲,实则风骚自赏,傲啸非常。
当然,这几句化用了苏东坡的《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以此结尾,黄庭坚那种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不因年事增高而烦恼的豁达心胸,一起显现出来,足以让后人感想熏染到美好的心态。
大家还知道哪些精彩的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喜好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主要。我是真拍浮的猫,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