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顾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译文]

厌倦了四处流落的日子,我离开了江陵,乘坐小船沿着江水东行返回故乡。秋风强劲,仿佛提高神速,将我送至岳阳楼。此刻,君山被傍晚的烟云环抱,沅水与湘水交汇之处,两岸青草茂盛,一派盎然春意,令我思绪万千,难以平复。我独自靠在栏杆旁沉思,月牙形的玉轮宛如帘幕上的钩子。三楚、七泽和九州,阵势雄伟壮不雅观。这世上哪里还能找到比岳阳楼上更美的景致呢?想要纪念屈原却无从下手,只能通过登山不雅观水的办法,像渔夫和樵夫一样,来表达我的忧伤之情。回顾呼唤那位伟大的君王虞舜,眼中只见杜若花盛开在水中的沙洲之上。
[理解感悟]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对岳阳楼宏伟景象的细腻描述及作者情绪的演化,传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颂扬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沉思。同时,通过展现洞庭湖的迷人景致,并引用屈原、虞舜等历史名人的故事,使得整首词作充满了深厚的文化韵味与历史意义。
全词传达的是作者历经流落之后踏上归途的心境,被千里的西风引领着回到岳阳楼。在日暮时分,君山被云雾环抱;春临大地时,沅水与湘水沿岸绿意盎然,这统统景象让作者思绪万千。他长久地靠着栏杆站立,直到一弯残月悬挂于帘幕之上。
洞庭湖以其壮丽的景致而著称,拥有容纳七泽的能力,气势宏伟,令人叹为不雅观止。世间美景浩瀚,但又有哪一处能够超越岳阳楼的独特魅力呢?只管想回顾屈原却找不到得当的地方,唯有渔人与樵夫在那里吟唱着别离的悲歌。回顾眺望之际,他呼唤着虞舜的名字,眼中所见只是杜若花在芳洲上盛开。
这首词通过描述自然风光之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思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思乡情绪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夏日生活打卡季##古诗佳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