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请看第九期:《易堂人物:毛泽东笔下的魏禧》
毛泽东曾两次经由翠微峰。
翠微峰是一处周遭四十公里的丹霞景区,矗立在赣州市宁都县城西。1929年毛泽东率红四军转战赣南,取得大柏地战斗胜利后,于2月14日经翠微峰景区的龟岭垴向东固挺进。1929年4月尾,毛泽东又率部从宁都青塘翻越翠微峰景区的莲花山,攻破宁都县城、全歼守敌,取得了中心苏区第一次城市攻坚战的胜利。
戎马倥偬,毛泽东无暇欣赏美景,而翠微峰和伟人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更早:毛泽东用自己的笔,赞颂过翠微峰上的人物——魏禧。
魏禧生于明朝末年,成年后诗书满腹,声名鹊起,正要在举人、进士的考场上大显技艺,却不料在21岁那年,明朝灭亡,人生的空想就此短命。来不及为命运嗟叹,魏禧与兄弟魏际瑞、魏礼,姊丈邱维屏,朋友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曾灿、彭任等九人携家眷隐居翠微峰,结交奇士、切劘读书,磋商历代治乱兴亡的履历教训,得出明朝亡于“士风之伪、学术之虚”的结论。此后,九人的道德文章誉满天下,被尊称为“易堂九子”。九子怀抱空想终生不渝,不做官、不科举,倡导经世致用,以实救虚、以真去伪,为清初学风、文风的改变作出了重大贡献。魏禧文学造诣巨大,被誉为江西文脉在清代的接续者,名列清初散文三大家。
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负责研读了魏禧兄弟的《三魏全集》,极为讴歌魏禧不计个人得失落、关注天下兴亡的人生态度,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魏禧破产不为家,有似张良为人。”魏禧因此成为唯一被毛泽东讴歌的古代赣州人。
审签:郑少忠
#绝美宁都,奋进新征程##美好旅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