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李耀宗

李耀宗参加笔会互换活动

腹有诗书 文字飘喷鼻香 

  李耀宗老师潜心文字几十年,悉心研讨,从不中辍,他学习书法靠的是坚韧的毅力和对书法的执着追求。
他出生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秘闻的家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对书法艺术尤为钟爱,三换事情,却从未放弃过对书法的勤学不辍。
异日日临池,从不懈怠。
儿时的他是将自己的爱好付诸于每年的春联书写上,后逐步临帖,从唐楷入手,以王羲之为宗,研习行草,蝇楷以赵孟頫为师,并得益于陈洪武、林岫、卜希旸、苗培红、齐作声、赵彦良、高庆春、李有来、陈新亚、王永江、王岳川、张辛、刘京闻、王厚祥等当代海内著名书法家、教授的指示,其书法以行草见长。

  李耀宗老师十分看重传统功夫的长期修炼,他不走捷径,不急于求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
他认为书法必须立足于传统,只有负责临古人的帖,才能使自己的书艺有更大的进步,但不能拘泥于古帖而举步不前。
在不断的揣摩和练习中汲取古人之精华,以貌取神,于意境中寻译出符合自我的风格。
从而,求得了书法艺术的自我表现与再创造。

李耀宗书海无涯勤为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书法靠的是坚韧的意志和交融贯通的感悟,学术之道漫长之苦矣,功在持久,妙在丝雨,始于兴趣,成于志恒。
个中,辛劳多,欢愉少,失落败多,得益少,必须逐一从容面对,不可气馁,不可急迫,更不可懈怠,若能集数十年之功必有所得。

  李耀宗老师的生活是丰富的、充足的。
曾作为专业演员的他,喜好在离家不远的西岩石山吊颈吊嗓子,闲时在山中走走,看看景,读读书。
宜人的景致,幽美的笔墨,或一个小小的石头,都能激起他的兴致。
他将每一个体会,每一次心得都记录下来,在夜半时提炼成诗文书写出来。
多年的积累,也使他创作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词集《醉墨居诗词集》,兴致来时,吟诵自己创作的诗词,亦是一种享受。

  离开家乡临洮数十年的李耀宗老师,仍不忘家乡的山山水水,他的诗词很多是对家乡和故人的依依深情与思念。
正是由于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诗词的感悟,他书法创作有了自己的灵魂,他将音乐的灵动和诗词的韵律,有机的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让每一个字都蕴含他的意,饱含他的情。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刘正成于2001年到甘肃陇中举办书法讲座时点评其书作很洒脱。

  李耀宗老师作书时充满激情,随兴走笔,每每逸笔草草,线条坦直天真,跌宕腾跃,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如行云流水,气韵洒脱,有迅雷激石之势,饱含着力度和厚度。
不雅观其作品,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较高的天赋和独具的光鲜个性。

  在与李耀宗老师的交谈中,创造他是一位谦逊好学的人,他一起走过的创作进程,都是抱着一种淡定而宁静的心态,在于书法界的同行们互换切磋书艺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进一步充足和完善自我,正是这样一种心态,他的书法艺术有了较大提高,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丝绸之路字画大展赛、甘肃省新世纪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老年字画展并获三等奖等海内书法展览。
2002年3月“获首届中国当代百名精彩字画艺术家”名誉称号; 2003年3月入选《公民日报》外洋版《中华艺苑名家》; 2003年3月获“天下华人精彩艺术家”称号; 2003年作品获中华精良艺术家佳构奖;2009年3月,由中国字画家职称及润格审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准予其参加中国当代字画名家名作展卖系列活动。
代表作品见《1949-2000中国书法选集》、《中国百名精彩字画家大辞典》、《全国美术师作品集》、《中华热土》大型画册等十多部书法辞书中。

  “一方洮砚墨轻研,湖笔几支伴自欢。
月朗风清吟古曲,龙飞凤舞种桑田。
拜帖临摹兰亭序,读谱学填菩萨蛮。
春夏秋冬去又是,鬓霜照映不羞惭”。
是自勉,也正是李耀宗老师勤奋好学的真实写照。
我们衷心地祝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其特长、爱好更好的融入到他的书法创作中,呈现给我们更精良的书法作品,也希望李老师的书法创作和他的诗词交融贯通,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

李耀宗书法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