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到卓文君《白头吟》中的这两句诗,是否都为她与司马相如情比金坚,白头偕老的爱情所冲动。
实在,大家都被其表面的意思所欺骗了,此诗乃诉说司马相如为负心郎,他们正经历着感情危急。
不信?请听我细细道来。
两个著名的典故,概括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前期充满传奇而又甜蜜的爱情。
那便是“文君夜奔”与“当垆卖酒”。
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互爱慕,于是,卓文君为了爱情,与司马相如私奔到四川临邛,为了生存,他们盘下一家酒店,卓文君毅然当垆卖酒。
但是,命运之神很快垂青了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他的《子虚赋》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又由于《上林赋》被封为郎官,成了天子部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犹如自古至今部分男人都会犯的通病一样,发达后的司马相如已经厌弃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妻子,此时正准备纳一个年轻貌美的茂林女子为妾。
他很快地给妻子卓文君写了那封著名的只有十三字的诀别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此信独缺一个“亿”字,谐音“忆”,暗示他们过去所有的“回顾”都没有了。
信已发出,此时的妻子会作何反应,他的心里没有底。
是否会大闹一场,向大家揭破他负心郎的形象;还是沉默不言,成人之美。。。。。。
忐忑不定中,他来到了一座酒店,打算借酒排解苦处。
走进店内,见正面堂中有一扇照壁,照壁正中挂着一幅水墨画《醉八仙》,两旁配着一幅对联:
坐上客常满
杯中酒不空
这是酒店一样平常通用联。店堂中间摆着四张方桌,上放纸墨笔砚,大概是供那些文人骚客咏诗题联之用。
司马相如便在一张空桌旁坐下。这时,只见一个眉清目秀,身穿淡赤色衣裳的姑娘,从照壁后面转到司马相如桌前,这位姑娘叫杏云,她开口问道:
客官 初次光临小店 幸甚幸甚
司马相如还礼回答道:
姑娘 几番欣闻大名 拜访拜访
杏云一听这客官的答话,也是对仗的,而且文才不俗。
于是又问:师长西席请点美酒佳肴,以助雅兴。
此时的司马相如只想饮酒买醉,便道:随便来点什么吧,有酒就成。
不一会儿,杏云一手端来两碟菜,一手持酒壶杯筷来到客人桌前,把两碟菜摆在桌上,放好杯筷说:
一把酒壶手中拿
说完往客人面前一放,司马相如望着杏云绯红似霞的两颊,顺口说到:
两朵杏花腮边开
然来,杏云虽为卖酒姑娘,但从小随着读书的父亲耳濡目染,诗词对联,也略知一二,很仰慕才华不俗的读书人;后因家道中落,才不得不卖酒为生。今见司马相如仪表非凡,谈吐不俗,故故意求教。
杏云并不娇羞,连续试探其是否是饱学之士。她说:师长西席文才斐然,小女子很想聆听请教。
司马相如此时不再谦逊,拿起那银光闪闪的锡壶抑扬抑扬地说:
白锡壶腰中出嘴
杏云一听,也不甘示弱,指着桌子上的竹筷说:
金竹筷身上刺花
此下联不仅对得工致,而且对得很妙。
此时的司马相如,见一个卖酒姑娘有如此文才,便来了雅兴,与其攀谈起来,姑娘知道了来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更是倾佩不已。
便吟出了心中暗藏已久,无意间得到的半幅妙联请教,那对联为: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个对联很难,而且还将自己的名字嵌入个中,与战国名将蔺相如比较较。
司马相如纵是才华横溢,也是苦思半响,才想到下联: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
不知不觉间,伴着与杏云姑娘的吟诗为难刁难,一壶酒已见底。
司马相如起身告辞,走出酒店,寒风一吹,顿觉复苏。
细细品味末了的那副对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杏云姑娘虽未说自己哪里不如蔺相如。
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故意。自己想始乱终弃,抛弃糟糠之妻,的确不如蔺相如人品始终如一。心中不觉模糊有所反思。
今日看到卖酒的杏云姑娘,想起妻子放下身体,放下优裕的家世,为了自己,当垆卖酒的滴滴往事,顿觉对妻子有愧。
不久,蔺相如收到妻子送来的复书,展开一看,正是大家所熟知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别。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头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民气,白首不相离。
。。。。。。
读完此诗,司马相心中思绪万千,对妻子愧疚万分,人也彻底复苏。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与卓文君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