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品能够续写吗?
一样平常来说,影视剧的续集基本会烂,小说的续作每每狗尾续貂,能够被续的都是珠玉在前,如果不能超越,续作就毫无意义。只是追上,也是一种失落败。
如果说电影续集有《教父》的成功,那么诗词里面的续作,则有那首网上广为流传的瓷诗——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
这首诗只有四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被创造还是由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的出土。当时震撼了文物界,人们不但得到了一批唐代宝贵的民间瓷窑器物,还惊喜地创造器物上题写有诗句,网络整理下来竟达数十首之多,于是《全唐诗》大家庭从此又多了一个新诗种——瓷诗。这从侧面也反响了唐诗之盛,已经延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必需品。千年遥望,不愧诗的国度。诗虽未经《全唐诗》收录,但来自民间的歌谣风味,使她保持了《诗经》般的原汁原味。有些似如口出,却撼民气魄。
比如这首短章《君生我未生》。一读便是有故事的人,可是是若何的事件,才有了这巨大的遗憾,声声无言,字字泣血,我们能感想熏染到汉乐府《上邪》的那种强烈刚猛,只管她在措辞上并没有那种炸药味。
这里面有痴、有恨、有不甘,更有世俗伦理上难以超过的鸿沟,这是一个迷人的剧本,于是我们看到了有人对她进行扩充,这就有了风靡全网的完全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续写者续了后面三段,算是在原创根本上进行了大幅度再创作,甚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君生我未生》的古诗词完全版本,续作获此高度认可,情由何在呢?
最少有以下三个缘故原由。
第一,采取章节回环的办法。这是自《诗经》以来就有的古诗词创作传统,《诗经》里本身含有大量循环往来来往的篇章,我们熟习的《静女》、《兼葭》、《硕鼠》等等都是。这种重章叠句的办法,形成一唱三叹的音律回环,而且使诗歌段落之间紧密联系,在强化主题上每每给人百转千回的艺术魅力。
第二,章节之间,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没有多余的拼凑。第一章但言遗恨,第二章抱负补充遗恨的美好,第三章又回到现状,进一步陈述现实之痛,而且是一种破灭了抱负的现实之痛,于是有了情绪最强烈的第四章,化蝶归去,长相厮守,续作者借助梁祝的悲情,将这种爱而不得的绝望推到极致。章节之间可谓层层深入,节节锥心,末了到达高潮。止于高潮。
第三,四个章节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弯曲回环构成一个完全的感情呈现,其丰富性与跌宕感都超越了原作。故而对题瓷古诗《君生我未生》的续写是成功的,乃至因此大大匆匆使了原诗的流传。
《君生我未生》作为极少见的当代人续写古诗成功的例子,续写之后,可以说更加经典,令人欣喜。只可惜的是,续写的作者却不知是谁。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当然,不同见地是存在的,对付网络上流布甚广的续作与原作,你们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