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文人会对美人细描实写,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仲春初。

也有的文人会对美人以侧描虚,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总之,无论实写还是虚写,所要表达的都是一个字“美”。
古人曾见今时月,今人未曾见古人,因此这些美人对后世读者,只能根据自己的审美空想、历史知识,来想象这些诗词中绝色佳人的俏丽容颜了。

在浩瀚描写丽质美人的诗词中,姜夔[kuí]的一首《鹧鸪天》,被誉,美到可与曹子建洛水女神相媲美。

同样是写丽人姜夔鹧鸪天美到可与曹子建的洛水女神相媲美

一、姜夔其人

姜夔[kuí]生卒于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为人豁达超脱,不汲汲于富贵,也不戚戚于得失落,诗词中也少有酒色征逐之作。

以是姜夔很受人们的尊重,亦有人常常对他进行周济,因此生活还算不错。

他的感情天下很纯挚,对付女子彷佛只是欣赏,霸占之念甚薄,以是如有感情,就会更真、更纯粹。

当然,他的生平终极还是一介寒士。
而这首《鹧鸪天》中所描写女子的美可与曹子建的洛水女神相媲美,那么曹子建与洛水女神又是怎么回事呢?下文正在分解。

二、曹子建的洛水女神到底有多美

曹子建既曹植,魏武帝曹操的儿子。
“洛水女神”,是曹植《洛神赋》里的神女。

《洛神赋》是曹植辞赋中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曹植以浪漫主义的手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述出人神之间的朴拙感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法结合而惆怅分离。
下面就节选一段曹子建对洛水神女的精彩描写。

文曰: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大意:这位神女的形影,翩然如惊飞的鸿雁,婉约如游动的蛟龙。
容颜秀美、体态丰腴,可与青松争奇,可与菊花斗艳。
薄云缠月时隐时现的她,又似清风旋雪浮动飘忽。

远而凝眸,净洁如朝霞中升起的红日;近而视之,青翠如绿波中绽放的新荷。
她体形平均、高矮合度,颈项肤色白皙,未施半点脂粉。

秀发浓密高耸,柳眉弯弯,齿白唇红,一双长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

曹植的这段描写,我辈无法评判,只知这位神女美的已无法在着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会有与其媲美之作?连续下文。

三、媲美《洛神赋》的《鹧鸪天》究竟又美到哪里

词曰:

京洛风骚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大意:她来自都城临安,举止不俗,貌美无双。
为何却像柔风中的杨柳絮飘落到苕溪呢?不过,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断定,她一定是位风骚绝世的佳人。

朱唇轻启,露出浅浅的微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春景,与谁共度呢?只能一人孤零零,饱受这相思之苦。

这首词是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时,碰着一位出生不幸的女子,出于同情与冲动,写下了这首《鹧鸪天》。

也因词人在合肥有过一段非同平凡的情事,以是将此女与合肥情侣联系起来,故通篇皆是怜悯和同情,毫无半点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结语

《鹧鸪天》这首词,有一点需声明,便是词人写作的年事段,据《宋词名篇鉴赏》记载是词人三十四岁时在苕溪所作,而据《古诗文网》记载是词人近七十岁高龄时所作。
详细年事有待商榷。

那么,读完曹子建与姜夔的作品,同样是写美人,你认为曹姜二人的作品可以相提并论吗?可以媲美吗?欢迎留言点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奉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