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读过六绝吗?本文就精挑细选了6首六言诗,这些诗是史上六言诗的佳佳者,水平不逊色于经典五绝和七绝,再也找不到比这些更精彩的六言诗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1首 明朝胡俨的《三台词》
楼上角声呜咽,
天边斗柄横斜。
酒醒风惊帘幕,
漏残月在梅花。
这首诗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清的夜晚景象,墨客内心情绪自然领悟在景不雅观中。
这首诗每一句都富含深意,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述,传达了墨客酒醒后的孤寂、对韶光流逝的感怀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高洁情操的情怀,诗意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富有哲理与情绪色彩的深夜图景,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第2首 唐朝刘长卿的《寻张逸人山居》
危石才通鸟道,
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
涧水浮来落花。
鸟才能飞过的山道旁山石陡峭林立,这样空寂的山林中却仍有人家居住。看到随山涧流水漂浮的落花,让人猜想到隐士的所居一定还在林中的更深处。
我们从诗中虽未见描述途中困难的跋涉脚步,但从字里行间完备能够体会到;我们虽未亲自到幽深山居,然山居胜景悠然如在面前。
山中春景有条有理,意欲夺纸而出,真是富有诗意。
第3首 唐朝皇甫冉的《送郑二之茅山》
水流绝涧终日,
草长深山暮春。
犬吠鸡鸣几处,
条桑种杏何人。
这是一首六言送别诗,但作者既不从“送”字上着眼,也不从交情上落笔,完备避开实境而去拟想虚境,独独对想象之中的茅山景物和郑二到茅山后的生活景象作了有条有理的描述渲染。
作者借此衬托对郑二的赞誉和勉励,蕴含墨客自己对山林田园生活的神往之情,构思奥妙,避实就虚,隐而不露,极具艺术魅力。
第4首 唐朝顾况的《归山》
苦处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
古路无人独还。
这首诗写作者苦处太多头发都白了一大片,他认为人生就如爬山一样很艰辛。归山时,空空的树林只有白雪还在,而路上没有一个人。
此诗利用形象的比喻将人生的波折具象化,白头是由于苦处重重,人事多艰。以青山来比生涯,更是直不雅观的解释了爬山的艰辛,借此衬托出人生的不易。
作者以景代情,以空山幽居的意境,表达墨客归山之心境,雅正清丽,颇富哲理。
第5首 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落,
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
五柳师长西席对门。
王维是写六言诗的一把妙手,此诗以古人颜回和陶渊明作比,衬托出作者的高洁品质。
寂静的小村落横卧在远处的山边,升起袅袅炊烟,了望天边有孤树独立于高原之上。作者希望能生活在颜回般简朴的环境中,能与陶渊明那样的高士为邻。
诗句间满是不慕名利,与世无争之情,读之令人惊叹。
第6首 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田园村落居,诗句间满是清闲得意、与世无争之情,诗中场景令人神往。
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春烟之中。花落满庭院,慵
悠然恬淡,朴拙自然,真是一首诗意盎然的隐居者之歌。
很精彩的6首六言诗分享完了,这些诗确实跟五言诗和七言诗不同,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但同样富有诗意,值得推举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欢迎欣赏经典的六言诗,除了文中这6首,还有哪些精彩的六言诗?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