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唐代有位姓郑的才子,曾夜宿一家旅店,刚想入睡时却听到表面传来一位女子的声音,他仔细听了下原来对方在念诗。以为诗还不错,他便上前去看,但却不见人影。后来郑才子把听到的诗写了下来,这便是流传至今的《题玉泉溪》: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这首诗是挺有水平的,虽然只有20个字,但读来却很有深意。再加上背后有一个女子念诗的故事,以是它的名气自然不小。
像这类所谓的“鬼诗”在《全唐诗》里还有不少。虽然以我们现在的科学不雅观来说,都是能阐明的,并没有什么鬼神之说。但从诗作的水平来看,是很值得一读的。本期笔者再跟大家分享一首故意境的所谓“鬼诗”。
这是一首题写在窗户上的诗作,《全唐诗》记录了它的来历。说的是唐代有一位姓王的才子,读书很用功,齐心专心想考取功名。一日,他途经金陵时入住了一家堆栈。深夜时,大家都安歇了,他却和从前一样在窗前的灯下苦读。
不一会儿,他听到一个有人在窗户外叫他,向他借支笔。夜色太黑了,王才子没有看清对方的样子,但出于礼貌他还是答应了。对方接过笔,便当场在他的窗户前题写了这样一首绝句。当时作者没有写诗名,后世便称其为《题窗上诗》,全诗如下:
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
千里思家归不得,东风肠断石头城。
王才子以为这首诗写得很有水平,但当他出门向对方请教时,对方已不见踪影。由于这段经历太过离奇,所往后人便称这首诗的作者为:隔窗鬼。而这首诗,也就成了一首流传了1000多年的著名“鬼诗”。
实在关于这件事的真假,我们是很难判断的。当时并无他人在场,谁知道是不是王才子想出名,编了这么一个故事呢?不过,既然史籍上这样记载,我们还是乐意相信古人不会耍这个狡黠,只当它是一个陌生人借笔题写在窗户上的诗作吧!
这首诗从字句和意境上来看,都是可圈可点的。前两句,是从墨客自己的角度下笔,“南斗阑干北斗横”可见夜已深了,但他却听到仍有人在苦读,以是问“何人”。实在这个“何人”并不须要王才子去回答,由于他是齐心专心寒窗苦读的浩瀚诗人中的一个。
后两句实在是一语双关的,是在写王才子,也是在写墨客自己。在外流落的羁旅之人,都离家千里,想回去却又回不成。“东风肠断石头城”,虽然现在是春天,微风垂垂,但却一样能让人肠断在这石头城。石头城在古诗词里,一样平常都是特指金陵城。引入东风这一意象,便是为了借乐景来衬托悲情,很高明。
实在我们诗的大意看得出来,这位写诗的“隔窗鬼”极有可能也是一位流落在外的穷诗人。他不能回家的缘故原由和所有在外的读书人一样:没有金榜题名,无法衣锦回籍。或许是自傲心让他们不想这样回家,或许是早就没有了盘缠,不管是什么缘故原由,这首诗都写出了当时很多读书人的状态,令民气疼。
这样一首28字的小诗,没有用典故、也没有任何高等的字句,虽然至今不知作者是谁,但却流传了1000多年。它能得以流传,一方面是由于背后有这样一个“隔窗鬼”题诗的故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写出了古代大量读书人的心声,很有传染力。
每一首诗的流传,实在都是有它自身的缘故原由的。《全唐诗》中还有大量的无名诗,个中不乏佳构,大家若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这首所谓的“鬼诗”大家喜好吗?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