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有关亲戚的称谓。父母是人生最主要的支属。有些场合每每要父母并称,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称谓之外,还有亲、亲闱、严慈、大人、高堂等合称。
在我国的古代诗文中,用来代称父母的词语还有“怙恃”“椿萱”等。
如分开说,“怙”是父亲的代称,“恃”是母亲的代称。用“失落怙”来形容丧父,用,“失落恃”来形容丧母。
“椿萱”中的“椿”用来称父,“萱”则用来称母,二者并列合称父母。
按,“椿”在古代有龟龄之意,“椿萱”彷佛更适宜代称龟龄或年迈父母。
“考”的本义是年迈,后指父辈先人;“妣”指女性先人。在先秦期间,“考妣”是父母的别称;但是从秦汉往后,“考妣”的含义涌现了变革,一样平常用于称呼已经去世的父母。对亡父和亡母的美称分别是“显考”和“显妣”,“显”有光明之意。
按,以上父母的合称词语都可代称自己的父母,有些词语也可用于代称他人的父母,如“你的二老如何?”“如丧考妣”等。
作者 谭汝为
谭汝为,男,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诲互换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紧张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俚语言学、对外汉语传授教化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传授教化事情。已出版著作17部,在海内核心期刊揭橥学术论文60余篇。曾任天津市措辞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