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3.浥(yì):湿润。
4.客舍:旅社。
5.柳色:柳树象征离去。
6.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陲的要道。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诚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碰着故旧亲人。

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措辞朴实,形象生动,由于利用了奥妙的艺术手腕表达了浓郁深厚的感情,道出了大家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以是在唐代便被谱成歌曲演唱,成了离筵别席上的送行之歌,称为“阳关曲”。
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的这首诗之以是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由于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
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从白居易的诗句来看,唐代应是反复唱此诗的“西出阳关无端人”。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韶光,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贯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统统,都是极平常的面远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怀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
清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景象豁亮清明,道路显得清洁、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原来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去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故意关合送别。
它们常日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以是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豁亮清明的天宇,到清洁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供应了范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去,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去。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柔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想熏染。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定。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动身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墨客像高明的拍照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韶光,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候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
主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便是此刻强烈、深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
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贯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国势壮大,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民气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景致与内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墨客全部丰富深厚情意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意,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关心,包含着前路珍惜的殷勤祝愿。
对付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但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意,而且故意无意地延宕分离的韶光,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
“西出阳关无端人”之感,不仅仅只是属于行者的。
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盘根错节,一时不知从何提及。
这种场合,每每会涌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便是不自觉地冲破这种沉默的办法,也是表达此刻丰富繁芜感情的办法。
墨客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
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霎时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霎时。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去。
它没有分外的背景,而自有深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宜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盛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墨客。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搬家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紧张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述,鼓吹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风雅,状写真切,有独特造诣。
兼通音乐,工字画。
有《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