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学
根本字词
①利用熟字加减等方法,认识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12个生字,知道它们的读音以及大概意思。
②会写本课“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能按照精确的笔顺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
主题要素
①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②能精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想熏染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池上》勾勒出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蔽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诗歌情景交融,写尽了小孩顽皮、纯洁的情态。
《小池》从“小”入手,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眇小事物,写得生动有趣、活气盎然,使全诗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
本课由两首古诗构成,描述的都是墨客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
《池上》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藏匿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
《小池》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眇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极富情趣。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喷鼻香山居士。唐代墨客。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措辞普通易懂。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钱塘湖春行》《卖炭翁》等。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②艇:船。
③白莲:白色的莲花。
④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⑤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睬解掩蔽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赏析:
《池上》描述了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采白莲,不会掩蔽踪迹,小船荡开浮萍,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的画面。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这两句从正面写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小娃偷采人家的白莲,恐怕被人创造,只想着快快回去。“偷采”一词写出了小娃的纯洁可爱,至此,一个天真调皮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细腻真切,饶有意见意义。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两句从侧面描写了小娃的天真天真和淳厚可爱。小娃有纯洁的童心,不睬解藏匿行踪,船冲开浮萍,池面上划开一道水路。这是一种多美的情景啊!墨客用这一情景衬托了“偷采”白莲的小娃的纯洁可爱,从而将童趣鲜活地勾勒出来,使全诗弯曲有致。
墨客用白描的手腕勾画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蔽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表达了墨客对诗中天真可爱、活泼油滑的小主人公的喜好之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精彩墨客,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复兴四大墨客”、“南宋四大家”。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从泉眼中缓缓无声地流出一条细细的水流,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荫喜好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嫩绿的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小角,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了。
赏析:
《小池》通过描写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写出了初夏小池景致的俏丽。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细、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三四句,墨客彷佛一位高明的拍照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池》这首诗通过对小池俏丽景致的描写,表过了作者对夏天自然景不雅观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