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代墨客戎昱的一首告别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拟人手腕,写出湖上亭之美、之静、之多情、之绸缪、之深情,从而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春景图。在这个湖上亭周围,一草一木皆有情,俨然成了墨客的朋友。告别湖上亭,实在就彷佛在告别一位老友。春日的离愁,通报出一种美好终将逝去的生命哲学。
“好是东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这两句意思是说,东风沉醉,景致宜人,“我”由于要移家别处,故来辞别心爱的湖上亭。东风吹拂,柳条、藤蔓轻盈飘荡,仿佛在深情地挽留“我”。这是写“春日之美好”。
春日美,湖上美,亭间美,柳条美、藤蔓美,统统都那么熟习,仿佛故人一样平常。然而,即便是朝夕相对的人,也会有分别的一天,更何况是这湖上春景。
学会告别,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命过程。如何告别,却是一种极高的修为。温顺地离开,体面地转身,深情地思念,不纠缠,不打扰,便是最好的办法。既然不得不别,那就用最唯美的办法吧!
所有的相聚,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离开,也是一样。人不可能永久勾留在过去,而是要学会走向未来。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三四句是说,住在这里久了,黄莺也成了“我”的老相识。在离去之际,频频啼鸣,发出四五声,彷佛在跟“我”告别。这是写“春日之别情”。
一二句是正面写别情,三四句则是侧面陪衬别情。尤其通过拟人手腕,用黄莺频啼,来道出别情,非常新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由于墨客对这里的统统充满感情,以是这里的统统也对墨客充满感情。是黄莺舍不得离开墨客,也是墨客舍不得离开黄莺,离开这片他喜好的湖上天下。
欧阳修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远去的墨客,一定会满载一船湖景归去,在今后的日子里,时常回顾,时常惦记,陪伴自己度过春夏秋冬,走遍天南海北。
湖上亭,无疑是墨客空想的桃花源,正如李白笔下的敬亭山,王安石笔下的钟山,东苏轼笔下的黄州。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处魂牵梦萦的地方,那是我们身心怠倦的安乐窝,是力量源泉的汲取地,是对抗俗世年夜水的桃花源。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排解内心的寂寞,创造美好的生命,终极抵达圆融自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