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是传统仲秋的开始,常日在农历八月。白露为历代墨客所喜好,由于这是真正风凉的秋日,告别了漫长的夏秋暑热,迎来了风露清明的时段。此时有露水在早晚,生在细微的草上,从林梢滑落,润泽着为酷热肆虐后的地皮,清凉舒缓。
白露是秋日的露水,传统医学认为,此时的露水,有着清火明目润肺的功效。而秋露更为道家和贵族所推崇。
李白自少年时就生活在巴山蜀水之间,酷爱山川美景,山水滋养出明丽浪漫的气质,让他的诗自有脱俗的仙意,虽然后来为功名去长安,得到唐玄宗的礼遇,成为翰林待诏,用自己的才华写下了盛唐,但不久后他被放还,连续做羽士隐居。
从他的生涯来看,他的大多数韶光,是和自然相处,他对付白露,有着比别人更多的不雅观察和喜好,他的白露是道家的,是诗家的,也是独特的,带着浓厚的李白自己的风格和情怀。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匆匆。
民气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李白《古风其二十三·秋露白如玉》选录
李白诗作常常从古代诗歌里借鉴那种古雅,但却有着李白自己的光辉光耀。
比如这白露时节的秋露,他用了对照的办法,秋露白如雨,是从庭院的树叶间,一团团滴落下来。那么这个团,用得好。秋露不是雨,是极其眇小的空气中的水汽凝集在草木上,每每是无数最细微的露滴领悟在一起,才形成大的露珠。这也是古人认为露水是水的精华的缘故原由。
在夜晚的月光下,露水在树上在草尖凝集,很多树木此时还是绿色的。
李白这个下,用的双关,既是此时的露水从绿叶上滴落,又是指随着秋露的降临,白露时节的到来,那庭院绿树,也会转成黄色,并逐渐凋落。
这句诗很让人玩味,有着仲秋绿叶白露之清美,又有着岁时无情的那种无声。流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流动。
果真,在这末了露白叶翠里,李白忽然有着岁月仓促的悲感,但同时又有捉住当下的紧迫。
正是岁月无情,民气波澜善变,世路弯曲无常,才欲望着百年人生,都勾留在衰败之前,夜夜秉烛,是为了留住,那如玉一样的露,那末了的秋绿。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李白《秋夕旅怀》选录
李白也是有家乡的,他出生在碎叶城,他少年在四川,他年青时在湖北安陆有过妻子和家园,虽然李白生平过着仿佛到处为家,有山则隐的浪漫生活,但是贰心里肯定有一个家园,只是他很少说。游子的生涯总是看似浪漫,但这首诗暴露了他薄弱时的怆然。
那凉风从海上吹来,吹动了我的乡愁。
那芳草失落去了柔韧娇艳的样子,白露时节的露水,见告我天已经冷了,我还缺秋冬的衣裳。
古代的寒衣常日是母亲妻子所做,唐朝大约也有成衣卖吧,然而那都不是能够带着家人爱心和温度的衣裳。
他在梦里梦见了谁呢,是母亲还是妻子?
这个夜晚他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只是他自己都知道,没有人能够安慰他,安慰他的人,不在身边。是他选择了离开,由于男儿的志气,或者也是生活的压力。
良久之后,我才知道他在诗仙之外,也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乃至是一个短缺爱的孩子。
那芳草分明是他自己,也有消逝了柔韧娇艳的时段,悲惨在风露里。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明净露下,始觉秋风还。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 赠孟浩然》选录
李白好旅游,好朋友,在生手走,李白有一颗大气领悟的羞辱之心。
比如和他结随同游的就有湖北老乡孟浩然。
两个人一起登上了北湖亭,去眺望不远处的瓦屋山。
此时正是白露时节,而山中更有清润的秋露,而山上比城市更能感想熏染飒爽的秋风吧。
白露节气的确有着分明的节气特色,由于此时的风,是真正风凉的秋风,西风彻底霸占高空,不复初秋时冷暖空气交缠形成了多雨闷热。
白露至,秋风还,这风让人彻底感知秋色清美,赏心悦目。
两个人看着天上的大雁,高高翱翔。
我乐意和你将衣袖化作翅膀,像大雁一样在高空翱翔。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这是李白一首隽永名诗,该当是写在他中年景名之后。进入宫廷的李白,应邀作了大量歌咏宫廷和贵族生活的作品。以李白的性情来讲,这肯定不是他最乐意做的事,但是以李白的才华,他有着天才的敏感和对情境的把控。就算是宫廷诗,他也是别开生面,一流作品。
一个贵族的女子,站在豪华空寂的庭院中,台阶上是白露时节娇美的芳草。
但是此时却是子夜,有露水生在草丛,而她站在庭院良久了,以至于袜子都打湿了。
她在看什么,等待什么呢?
依然是这位女子,回到房间,转身扒开房间窗户的水晶帘,她依然望着一个方向。
原来她一贯看着天上的玲珑的玉轮呀!
那玉轮值得她这么久通宵不睡地看吗?
诗名中的怨,点出了这位女子,心有所思,目有所系,愿有所寄。
那玉轮代表我的心。这首诗蕴藉典雅,让人遐想。
是女子思念远方的丈夫,还是由于不受宠爱,寂寞在长草的冷宫别院?
她在想什么呢?这是七夕,中秋,还是白露时节呢?
一种姿态代表一种心曲,那是很多女子都有的寂寞孤独的时候吧。
只是每个人对着玉轮,自有不同的痴心。
虽然写这种诗对付李白来讲是雕虫小技,但是这隽永的小诗也有着李白别人学不来的仙美清丽的独特气息。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李白《初月》
这是一弯白露时节的玉轮。白露时节的玉轮不总是圆的,很多时候是初月如眉,然而格外清丽。那弯弯的玉轮从大海一样的夜空升起,正是露水打湿了桂花的时候。
白露湿花,清润俏丽的带露的桂花呀。
此时天上有风,彩云追月,而玉轮时隐时显,仿佛是在水湾里,露出半钩眉毛。
此时快乐的是那些富贵之家的宴会,又有月牙好入曲,此时最惆怅的是边关男儿,人清冷,月未圆。
而我由于排斥在豪门夜宴里,对着风中的玉轮,做一首初月的诗。
这俏丽的白露时节的玉轮,让李白感慨良多。
李白想用自己的才华在唐玄宗身边换的一个报效国家施展才干的机会,但是他不是权贵后裔,又非科举进士,已经成型的官僚体系,可以容忍一个墨客的傲娇,但是无法容忍像李白这样的人青云直上,在现实中和他们分权。唐玄宗也无力安排他更有作为的职位。
他只能是墨客,这是李白的悲哀。
只有杜甫知道他,李白是屈原在世,但是屈原尚有楚国大夫的实权,李白生不逢时。
对付我们来讲,一个墨客李白,就足够了。
在道不雅观里消磨的,在洞庭上狂放的,是李白碧海上苍夜夜心。只是很少人真的懂而已。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