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惠桥东边通惠河边的晋商博物馆,到位于东交民巷的北京警察博物馆,再到先农坛内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虽然步履匆匆、走马不雅观花,但是收成多多。
然而,在参不雅观中也创造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
比如,晋商博物馆在先容晋商老字号时,将乾隆天子御赐“都一处”的“蝠头匾”写成了“虎头匾”;警察博物馆在中国古代兼负刑事侦查职能官员图表中,将“廷尉” 写成了“延尉”;古代建筑博物馆在先容老北京的四合院时,将帽儿胡同的“婉容故居”写成了“婉蓉四合院”……
“都一处”的匾额是“虎头匾”还是“蝠头匾”
晋商博物馆位于朝阳区四惠桥东侧的通惠河边,因此晋商的历史及其晋商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品内容涵盖了账册、票证、钞版、牌匾、货币、交通运输工具等浩瀚门类,进入展馆,浓郁的生活气息迎面而来。
“晋商”与“徽商”并称为明清期间中国两大商帮,“晋商”的商网不仅遍及全国,而且还组成了以“船帮”、“驼帮”为代表的大型商队,在国际贸易中霸占着垄断地位。
乾隆
山西地近北京,晋商也因此把持和垄断了北京的票号、银号、镖局、饭店、茶庄、酱园等许多行业。正如《清稗类钞》所云:“京师大贾多晋人”。当时的前门外,山西店铺云集,“王致和”、“都一处”等老字号都是晋商创立的。
展览中令我迷惑的正是先容老字号“都一处”的地方,在“乾隆微访‘都一处’”的图下有这样一段笔墨:“清乾隆年间,山西浮隐士王瑞福骑着一头小毛驴来到京城开小饭铺。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除夕之夜,王家小饭铺来了一主二仆三位客人。王瑞福殷勤接待……几天后,皇宫寺人抬着一块上面写有鎏金大字‘都一处’的虎头匾来到王家饭铺。”
清代木雕窗棂上的蝙蝠
实在,关于“都一处”的匾额,本报曾于去年10月12日刊发过杨良志师长西席写的一篇为南锣鼓巷“纠错的文章,个中《“都一处”的“蝠头匾”为啥变成了“幅头匾”》,说的便是“都一处”南锣鼓巷店错将“蝠头匾”写成了“幅头匾”(“都一处”南锣鼓巷店已在文章见报后立即做了更正),文章不仅专门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借“蝠”谐音“福”来表达美好寓意,同时还列举了用“鹿”的形象来表示“禄”、用“绶带鸟”的形象来表示“寿”、用“喜鹊”的形象来表示“禧”等。
虎头牢
为什么不应是虎头匾?虎为百兽之王,威武凶猛的老虎形象大多都是被用来驱邪避煞的,因而古人每每喜好让孩子睡虎头枕、穿虎头鞋以御凶辟邪保安然。装饰为虎头的有泰山石敢当、刑具有虎头铡等,古代关押重犯的监狱又称“虎头牢”,便是缘于古人常在牢门上绘一种形似猛虎的狴犴头像。
“都一处”是一家餐馆,图的是顾客盈学买卖兴隆,祈盼的是福泽临门、纳福迎祥,怎么可能是“虎头匾”?
古代“掌刑辟”的是“延尉”还是“廷尉”
北京警察博物馆位于东交民巷36号,其建筑本身便是宝贵文物——建成于1904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
博物馆共有四层,分别为北京公安史、刑事侦查、警种职能、警械装备四个部分。“延尉”涌如今二层关于刑事侦查史的先容中。
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兼负刑事侦查职能官员表”,表中依照朝代顺序,清晰地列出了不同期间的“士、司寇、延尉、蒙士、司稽、司隶、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等官职。但查寻史乘后创造,“延尉”系“廷尉”之误。据考,“廷尉”一职是秦汉期间的最高法律官,掌管刑狱。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旁边监、秩皆千石。”秦朝建立了中心集权的法律体系,履行严密统一的法律制度,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审判机构、诉讼程序和审判原则,天子拥有终极的法律裁决权。天子之下置廷尉“掌刑辟”,是审判全国疑难案件的最高法律机构。
廷尉下设廷尉史、奏曹掾、奏谳掾、从史、廷尉文学卒史、书佐等。除了全国性的中心法律机关“廷尉”,京师则设内史“掌治京城”;地方各郡府设置郡丞、郡尉、郡监御史;县设县令、县长,又设县丞、县尉辅佐管理行政和法律事务。
地安门外帽儿胡同故居是“婉容”还是“婉蓉”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先农坛内,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家敬拜先农诸神的场所。
由于先农坛本身即为著名坛庙遗存,以是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即太岁殿、先农神坛、庆成宫、不雅观耕台、神仓等古代建筑实体以及在太岁殿、拜殿举办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陈设展”。
令我迷惑的“婉蓉”涌如今太岁殿西配殿,在题为“燕蓟旧地千年古都——北京城的历史沧桑”部分,除了先容皇家宫殿、坛庙、御园外,还详述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可是,在一处北京四合院模型的解释牌上,却将“婉容故居”写成了“婉蓉四合院”。
实在,婉容故居的模型旁摆放着两个牌子,令人迷惑的是两个牌子上的名字却迥然不同,上面写的是“婉容”,下面的竟变成了“婉蓉”。
郭布罗·婉容曾为末代皇后,可谓大名鼎鼎。她于1906年11月13日出生于地安门外帽儿胡同12号,其父是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展览中按1比10制作的帽儿胡同35、37号四合院模型,即是当年帽儿胡同12号的荣府。
此宅原是普通住宅,婉容被册封“皇后”后,荣源被封为三等承恩公,荣府升格为承恩公府,并作为“后邸”加以扩建。这座宅院分东西两路,西路四进院落,正房为婉容寓所;东路为三进院落,后院有假山、池塘,东有家祠。
“婉容”的名字及她的字“慕鸿”均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她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伊丽莎白(Elizabeth)。
1922年11月30日,逊帝溥仪宣旨遣使护送“宝册”投递“后邸”,呈上《皇后册文》,16岁的婉容成为皇后。12月1日,溥仪前往帽儿胡同 “后邸”迎娶婉容。
婚后,溥仪曾给婉容聘请了两位洋老师,教授英文、文学、历史、艺术及天下各地景致知识。溥仪也有一个英文名字叫亨利(Henry),当年婉容在宫内给溥仪写过不少英文短信,或问候起居,或抄录古诗,交由亲信寺人交给溥仪。
在溥仪档案里,这些写给溥仪的英文小便笺上,婉容有时还按音译将自己的名字写成“衣里萨伯”。婉容于1946年6月20日去世于吉林省第四监狱延吉监狱,在其40年的悲剧生平中,从未叫过“婉蓉”。
作者 | 赖子乐
编辑 | 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