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酒问世以来,各种与酒干系的故事纷至沓来。
诸如三国期间的温酒斩华雄、孙权借酒试英才,还有宋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等等。

而本篇所讲述的是墨客李白与酒、饮酒干系的故事。

酒、诗、李白、美景融为一体的十首上乘佳作以供诸位鉴赏,个中有以借酒消愁、为酒痴狂、与好友畅饮等为主题的佳作。

诗词鉴赏

李白这十首以喝酒为题材的佳作你会喜好哪一篇

第一首: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喷鼻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

兰陵美酒甘醇醉人散发着郁金的喷鼻香气,盛满玉碗光荣如琥珀般清莹秀彻。
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畅饮,一醉方休,哪里还管这里是家乡还是异域?

赏析:

从侧面彰显了盛唐期间的时期风貌,呈现出强大且美好的生活图景。

全诗用语奇异,旨意亦别具一格,其形象洒脱不羁、洒脱出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李白那豪放洒脱、不受拘束的独特个性。

第二首: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故意抱琴来。

译文: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已喝得昏昏欲睡您可自行离开,来日诰日你若有想要来的意愿,那就抱着琴再来。

赏析:

全诗满是狂放、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可谓是真正的自由。

豪放之际,不为世间的规矩以及他人的言辞所桎梏,怀有“本是凡尘人,不被规中束”的独特品质。

第三首:下终南山过斛斯隐士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译文: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贯跟随着我归来。
转头望下山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
偶遇斛斯隐士,携手同去其家,孩童急忙出来打开柴门。
走进竹林中的幽深小径,树枝高下垂的藤蔓拂着行人衣裳。
欢说笑谈得到放松安歇,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长歌一曲松风和鸣,一曲唱罢已是星光稀微。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欣愉悦忘了世俗巧诈心机。

赏析:

此诗是一首田园、饮酒为主题的美诗,从“下”开始逐渐勾引出田园美景。

饮酒与田园美景的交融,展现出墨客豁达、随性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末了一句则表示墨客对世间尔虞我诈的厌恶,个中更是用田园的自然、清新比拟以往在朝的勾心斗角。

第四首: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约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恰好三人。
玉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玉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复苏时我们共同欢快,酒醉往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久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赏析:

此诗乃墨客于政治失落意之时,孤身一人于月下饮酒之际所作。

在意境之中,将孤独描述至至高无上之境,无人相伴的墨客借玉轮与影子来抚慰自己忧郁的心绪。
而这亦是思想与创作的重大打破,展现出墨客独树一帜的思维态势、豪迈雄壮的独特性情。

第五首: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译文: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好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意见意义,这意见意义不能向醒者相传!

赏析:

此诗堪称爱酒之篇、爱酒之辩。

以爱酒作为起始,为酒争名、为酒痴狂。
且将爱酒转化为天地,将天地爱酒与“我”爱酒相互衔接,这亦展现出墨客以酒为伴,酒造诣诗仙李白的相辅相成之态。

第六首:月下独酌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去世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落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译文:

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妖冶,春花似锦。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富贫与龟龄,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羽觞之中自然去世生没有差别,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
醉后失落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赏析:

此诗当中将忧闷与酒相互交织领悟,仿若将忧闷视作酒。
借酒消忧,因忧饮酒,此种饮酒文化迄今仍颇为盛行。

就艺术层面而言,此诗以相反的基调作为主旋律。
以旷达抒发牢骚,以欢快书写愁苦。

第七首:月下独酌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以是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浮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译文:

无穷的忧闷有盘根错节,我有美酒三百杯多。
纵然酒少愁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
因此我才理解酒中圣贤,酒酣心自爽朗。
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当代不乐于饮酒,浮名有什么用呢?蟹螯便是仙药金液,糟丘便是仙山蓬莱。
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赏析:

此诗直称愁、愁、愁。
诗中数次着重强调以酒解愁、凭借酒便能解愁。
然而,无疑难以忘怀愁绪,可谓蕴含着“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意境于个中。

难以忘怀的究竟是酒还是愁,个中所展现出的乃是既离不开酒、亦忘不了愁的人生景况。

第八首: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以是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东风语流莺。
感之欲嗟叹,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译文:

人生涯着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费力终生。
以是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叨教这已是什么时候?东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高歌一曲约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赏析:

此诗生动地刻画了墨客沉醉于酒的温顺之所,在醉意朦胧的时候,凭借全新的视角去探寻崭新的天地,悄然隐匿于自然与音乐的宁静谧境之中,以一种及时行乐的洒脱姿态来化解内心的失落意。

其二是对朝廷的失落望以及对自身志向的深深嗟叹。
即是嘲讽当朝者,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阴郁做出深深的批驳。

第九首: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译文:

今日景致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照映。
手携一壶流霞酒,采纳这寒冷景象开放的菊花,细细欣赏。
这里地处偏僻,怪石嶙峋,松树古远,微风吹来,响起松涛声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羽觞中倒映着我欢快容颜,独自一个人饮酒,得意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诗,抒写墨客怀才不遇、多年来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

诗中美景的描述、和墨客独清闲高台独饮的画面,可谓将失落意表示得淋漓尽致。
而“独自欢自倾”表示了墨客豁达的心胸和怡情自然的眼界。

第十首: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译文:

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揶揄我这个逐臣。
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赏析:

此诗彰显出墨客彼时的内心情境,帽子的吹落宛如拜别的警示,可墨客却因沉醉于美景而迟迟不愿拜别。

墨客亦姑且将忧闷暂且搁置一旁,此处确为实实在在的暂时放下,齐心专心只欲欣赏美景。

#头条创作游园会##你心中最美的诗词是哪一首#

(部分资料和翻译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