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聿虹

三十多年前写的磐石公民抗日斗争组歌《红石魂》讲授词

序曲《五月的鲜花》第一场:风起磐石

第一段:铁蹄之下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粉饰着志士的鲜血……” 歌声把我们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我们依稀看到了革命先烈的凛凛风采。
在那艰巨卓绝的抗日战役中,伟大的中国公民不屈不挠、正义凛然、前仆后继、血荐轩辕,表现了铁骨铮铮的民族正气,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我们怎能忘却,无数先烈用鲜血拯救了我们这个垂危的民族;怎能忘却,列强入侵曾经使炎黄的后裔遭受了奇耻大辱;怎能忘却,东三省沦陷十四年,东北公民颠沛流离、血泪盈天……

磐石公民抗日斗争组歌讲授词

歌舞:《铁蹄之下》

第二段:风起磐石

切齿亡国恨,泣血民族心。
中原子孙面临着命运的决议。

民族魂,不可辱,中华儿女挺脊梁。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揭橥宣言,号召全民抗战。
磐石公民立即相应,组织暴动,建立武装。

红石山里藏虎豹,辉发河边摆沙场。
歌舞《风起磐石》

第三段:弃文竞武

抗战的号角吹响了,辉发河水沸腾了。

热血男儿,拍案而起,抗敌御辱,奔赴疆场。
磐石中学孟洁民、初向辰、王兆兰、江柏生、车世胤、刘克文等六位学生,毅然弃文竞武,拿起刚抢。

捐躯赴国难,誓去世保家乡。

歌舞《弃文竞武》

第二场 威震敌胆

第一段:杨靖宇来磐石

“九、一八”事变前夕,遵照党中心“七、一”指示,中共满洲省委在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磐石建立了中央县委。

事变之后,中央县委把抗日斗争作为紧张任务,率领磐石公民进行了上百次喋血鏖战。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来到磐石,亲任南满游击队政委。

从此,磐石的抗日武装就像燎原的烈火,从小到大,发达发展。
歌舞《靖宇到咱磐石来》第二段:锋芒初试 海容百川,同仇敌忾;患难相依,共灭强敌。

游击队联合各路武装,大搞统一战线。
锄奸锄霸,初试锋芒。
攻打呼兰第一仗,击毙鬼子高参本岛,除掉汉奸高锡甲,首战告捷,军威大振。

歌舞 《锋芒初试》第三段:威震敌胆

一九三二年玄月旬日,以游击队为核心的抗日联军攻打磐石县城。
土造炮弹一声吼,抗联大旗城头飘。
公民选举县政府,劳苦大众挺起腰。

占领县城,威震敌胆,仇敌乱了阵脚,公民奔忙相告。
歌舞:《威震敌胆》

第四段: 红石山,英雄的山 闻风丧胆的仇敌从上海调来了精锐部队广濑师团,猖獗弹压抗日力量。

这时,游击队改组为东北公民革命军第一军独力师,在杨靖宇率领下,转移到红石山区,建立了第一块抗战根据地。

深山藏火种,巨石擎蓝天。
抗联第一营,巍巍红石山。
歌舞:《红石山,英雄的山》

第三场 困难岁月

第一段:抗联不畏难

磐石公民的抗日斗争,给仇敌以沉重的打击。
日本侵略者惊呼,吉林是“癌肿”地带,磐石是“癌中之癌”。

惨绝人寰的“烧、杀、抢”三光政策首先在磐石猖獗地履行了。
推大沟,并大屯,保甲制,连坐法,多少鲜血染成河,多少尸体树上挂!

磐石公民遭到了空前的洗劫,磐石抗联面临着严厉的磨练。

白雪皑皑的林海中,留下了艰辛跋涉的足迹;坚冰覆盖的河床下,回旋着湍急彭湃的叫嚣……歌舞:《抗联不畏难》第二段:身背幼子上沙场

历尽千般苦,胸有豁达情。
志士横刀向天笑,英雄沥胆献羞辱。

在那最困难的岁月里,中央县委委员赵明信,身背幼子上了沙场……

林海茫茫,印下她一颗慈母之心; 松涛阵阵,吟唱她一片小儿百姓之情。
歌舞:《母亲的歌》

第三段:军民齐心专心

环境越来越严厉,斗争越来越艰巨。
短缺粮食,短缺医疗,短缺枪支,短缺弹药,到处都是封锁,到处充满胆怯。
但是,公民没有屈从,正义没有屈从,磐石儿女心向抗联,武断了必胜的信念。

歌舞 《军民齐心专心》

第四场 忠魂永存

多少精良儿女,多少英雄志士,勇往直前,舍身殉难,血洒磐石大地,魂系白山黑水。
磐石地区党员曾经达到六百多人,他们大多数都在斗争中壮烈捐躯了。
杨靖宇将军开辟了磐石根据地,创建了抗日联军,点燃了星星之火,在仇敌威逼困惑面前富贵不淫,刚毅不拔。
一九四零年,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和数倍于抗联的仇敌展开了激战,终因弹尽粮绝,以身殉国……

大山仰天泣,碧水流悲哀;忠烈千秋远,英魂万代长。
歌舞:《忠魂颂》

尾声:魂系磐石

青山埋忠骨,英烈化彩虹。
赤心昭日月,忠魂有遗风。

义士的正气彪炳千古,义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血沃青山松柏翠,遍野盛开五月花。

磐石儿女继续先烈遗志,联络、实干、奉献、图强,高唱着拼搏向上的风骚曲,凝铸着刚烈不屈的民族魂。

作者小传 魏聿虹,网名:铁线蕨,吉林省磐石市人。
退休前为、电视台副台长,撰稿编导电视专题片60多部。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喷鼻香港诗词学会会员、磐石官马溶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磐石三余诗社副社长。
著有诗词散文集《小草》《铁线蕨》。
有20首诗词收入《中国当代诗坛选藏》,被评定“中华诗词著作家”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