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虹(长白)
一、次明皇莆涍韵
钦佩师长西席创意新,传承文化逐荒贫。
诗林硕果堪丰树,桃李盈枝亦盛春。
惊喜遇君逢雅作,欣然挥翰赞贤宾。
他乡一片赤心献,领韵关东敬古人。
二、次明李攀龙韵
先辈勤耕拓沃田,安居守业绿江边。
邦交驿站留来宾,过往行人俸酒钱。
水瓮陶壶呈盛世,坑窑石臼见蓝天。
明贤文化今相遇,载入诗书万古年。
2023年11月17日
附∶明朝皇甫涍 李攀龙二贤和张福有师长西席原玉
明·皇甫涍
长白隐士
长白隐士白发新,黄金散尽不愁贫。
银鞍躁蹬杏花落,笑入东山空暮春。
月起吴趋钟未静,马鞭遥忆酒楼宾。
专诸市里众不识,坐待吹箫楚国人。
【作者简介】
皇甫涍(1497-1546),明诗文家。字子安,号少玄,长洲(今苏州)人。苏州府诸生。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除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佥事。好学工诗,颇负才名,与兄皇甫冲、弟皇甫汸、皇甫濂称皇甫四杰。著有《春秋书法纪原》、《续高士传》、《皇甫少玄集》、《皇甫少玄外集》等。
明·李攀龙
夏日袭生过鲍山楼
长白隐士本种田,谈经半住蜡湖边。
携来满瓮春城酒,乞得诸生月俸钱。
倚槛四高沧海气,衔杯一望缙云天。
平凡鸡黍休嫌薄,不浅交情二十年。
【作者简介】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
李攀龙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被赐同进士出身,试政吏部文选司。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以疾告归。次年还京师,聘充顺天乡试同考试官。之后历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员外郎、刑部山西司郎中、顺德知府、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上疏乞归。隆庆元年(1567年),起复出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历官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河南按察使。隆庆四年八月十九日(1570年9月18日)逝世,终年五十八岁。
李攀龙曾从许邦才、殷士儋学诗。与李先芳、谢榛、吴维岳、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诗社,称七才子。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年夜师”。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其诗多风尘字样,人谓之李风尘。
初见明贤二首咏“长白隐士”次韵感怀
张福有(吉林)
一、次皇甫涍韵
明贤雅韵拜清新,展卷方知我不贫。
五百年前吟大泽,八千里路到长春。
江岗志外挹娄国,山海经中肃慎宾。
平地窑珍愚幸识,拙斋频揖谢先人。
2023年11月12日于敦化官地乡舍
【题记】
凌晨读诗友高维东和拙作,以“长白隐士”发轫,检测时有时创造明代皇甫涍、李攀龙各有一首七律写到“长白隐士”,早合拙斋名号,初惊又兴,附骥恭和。
二、次李攀龙韵
养根斋里种诗田,感佩前缘砬豁边。
甚喜周传八卦骨,亦珍汉赐五铢钱。
陶壶满接长流水,石臼空朝圆底天。
文化命名联络紧,典藏何止两千年。
2023年11月12日于敦化官地乡舍
【题记】
原作亦以“长白隐士”开篇,诗中还有“春城”,喜不自胜。此二首中的“长白隐士”,可能指山东之长白山。即如是,亦无妨;字一样,欣可也。“八卦骨”,三仄尾,不避。
下图:1皇甫涍 2李攀龙3张福有师长西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