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哲理: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20组富含哲理的思辨性古诗词值得背诵写进作文里

2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乐天赐教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哲理:陈叶、前波都是往事物,芳林新叶、后波都是新事物,新事物一定代替往事物,发展是一定的。

3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

哲理:阅历经历越深,经受磨练越多,就越倔强。

4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题西林壁》

哲理:要认识事物的原形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不雅观成见。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哲理:站得高,目光远大,视野开阔,才能饱览千里风光;奋发向上,励精图治,才能不断创造新境界。

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哲理: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比较平常的事物就不放在眼里了。

7

千淘万漉虽辛劳,吹尽狂沙始得金。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哲理:珍珠是经由风浪无数次的淘洗、磨砺,才能从沙粒淬练成熠熠生辉的明珠。
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坚守,费力之后必有所获。

8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哲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终极要想认识事物或道理的实质,还必须依赖亲自的实践。

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陆游《游山西村落》

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武断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不雅观书有感》

哲理:要使知识不迂腐、思想不僵化,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哲理:一个人在奇迹上只有不断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古迹。

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哲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生事物不可降服。

1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喷鼻香。

——卢梅坡《雪梅》

哲理: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千秋,各有所短。
因此,要客气学习,取长补短。

1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哲理:充满自傲,不断追求,一定能到达空想的彼岸。

1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译文:要振作精神,乐不雅观向上,不要由于年迈而悲观悲观。

16

江山代有秀士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哲理:天地间人才辈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古人。

17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清代阮元《吴兴杂诗》

哲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按客不雅观规律办事,不能玄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18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译文:蕴含新事物孕育于往事物解体之时。

19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哲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提高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20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哲理:人生困境常在,挫折与磨砺再所难免,不畏惧、不颓丧的人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