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的夏日,一起读几首有趣的诗,愿我们都能心态无敌,笑对人生。

1.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其二十四 筼筜谷(1076年3月4日)

北宋·苏轼

诗人很幽默三首诗词愿你笑口常开没烦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汉水旁高大挺立的竹子生得到处都是,贱如蓬草;你的刀斧什么时候饶过这些竹笋!

想来贫穷又嘴馋的文与可太守,早把渭水旁的千亩竹林烧成美味吃到肚子里了。

文同,字与可。
苏轼夸奖他为诗、词、画、草书四绝,最善于画墨竹,首创了“文湖州竹派”。
“胸有成竹”这个针言就起源于他的画竹理念。

文同是苏轼的表兄,两人既是亲戚又互为心腹。
正由于感情深厚,才无所顾忌地相互戏谑。

收到信这天,文同正和妻子一起在谷中赏竹,晚餐正巧烧了竹笋下饭。
读了这首诗,不禁大笑起来,把嘴里的饭喷得满桌都是。
“令人歕饭”这个针言也由此出身。

2.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节选)

宋·苏轼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龙丘居士便是陈慥(zào),字季常。
两人也算是故友,常常在一起谈古论今。
谈空说有,原指谈论佛法,也有闲谈的意思。

陈季常喜好宴请来宾,还时时招歌女助兴。
其夫人柳氏是河东人,脾气暴躁又很厉害。

有时,陈慥与来宾正聊得起劲,柳氏就以棍敲墙抗议,陈慥十分尴尬,却无可奈何。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句写得很形象好玩。
陈慥正在高谈阔论呢,冷不防听到老婆的一声吼:“还有完没完了!
也不看看韶光,要不要睡觉了?”

陈慥陡然一惊,手杖失落手落到了地上。
那种错愕失落措又茫茫然的神态让人哑然失落笑。

大概是苏轼写的太过真切,洪迈把这件事添油加醋之后收入了《容斋随笔》。

明代戏曲家汪廷讷又根据《容斋随笔·陈季常》创作了著名笑剧戏曲《狮吼记》。

再把光阴拉回到当代,2002年,经由再加工的爱情笑剧电影《畏妻如虎》在喷鼻香港上映,同样深受欢迎。

陈季常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交了苏轼这个“损友”,他和夫人竟然以这样的办法火上了荧幕,而且他们的故事还将连续流传。

3.

西江月 遣兴(1199年)

南宋 ·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比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首词上阙首句即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可大家都清楚,这明显是在借酒浇愁罢了。

醉了才敢大胆胡说,以为尽信书不如无书。
完备照着书中来,却被残酷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

文采武略兼具的辛弃疾,偏偏生在一个憋屈的朝代。
他力主抗金收复山河,却几次再三被排挤,英雄无用武之地。

但豪放派词人便是分歧凡响,连醉也醉得有趣。
还要问松树自己醉的怎么样了?看到松枝摆动,就以为松树要来搀扶他,连忙用手推松树,大喊一声:“去!

人生不快意十之八九,英雄也罢,平民百姓也好,都难免有失落意的时候。
有时不妨学着自嘲,大胆开涮,没什么了不起的。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愿你笑口常开,快乐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