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公元722年(开元十年)旧历四月,大唐燕国公张说作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巡边。
唐玄宗以诗送行,众大臣奉和应制,张九龄此诗便是个中的一首。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墨客。
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长安年间进士。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诗风清淡。
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墨客、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朴实的措辞,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肃清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誉为“岭南第一人”。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注释:

唐代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古诗不雅赏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宗臣:世所宗仰的名臣。
庙算:帝王的打算。
这句说,朝廷的策略是要停战。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三台:三公,唐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虽无实权,但为大臣的最高荣衔。

朔南方偃(yǎn)革,河右暂扬旌(jīng)。
朔南:指朔方南边。
偃革:偃,停,止息;革,指士兵穿的甲胄,此借指士兵。
偃革,停滞战役。
河右:即河西。
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
扬旌:指发生战事。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宠锡:恩赐。
仙禁:指皇宫。
因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
光华:光彩明丽。
汉京:此指长安。

山川勤远略,原隰(xí)轸(zhěn)皇情。
原隰:广平低湿之地,此指朔方各地。
轸:盛多。

为奏薰(xūn)琴唱,仍题宝剑名。
为奏薰琴唱:《宁夏古诗选注》作“为奏熏琴倡”,此据其他版本改。

闻风六郡(jùn)伏,计日五戎平。
闻风六郡伏:六郡,原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泛指西北一带。
伏,降伏。
五戎:即五兵,指弓矢、殳、矛、戈、戟。
此借指战役。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山甫:仲山甫,周宣王时为卿士,辅佐宣王复兴。
此借指张说。
留侯:汉初元勋张良的封爵。
此亦借指张说。

歌钟旋可望,衽(rèn)席岂难行。
“歌钟”句:用典。
歌钟,编钟。
旋,很快。
衽席岂难行:衽席,此指卧席,引申为寝处之所。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四牡:《诗经·小雅》的篇名。
常用来表示有功大臣的归来。
君:指天子。
履声:脚步声。

张九龄的紧张作品有:

春江晚景、赋得自君之出矣、西江夜行、感遇十二首·其一、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照镜见白发、归燕诗、答陆澧、送韦城李少府、咏燕 / 归燕诗、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感遇·江南有丹橘、感遇十二首·其四、感遇十二首、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江上遇疾风、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浈阳峡、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荆州作二首、将发回乡示诸弟、题画山水障、怀此地、听筝、酬宋使君见赠之作、巡按自漓水南行、登城楼望西山作等。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