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贺知章

幼年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小学生古诗词每日一首还乡偶书

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品赏析】

《还乡偶书》是唐代墨客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回籍之时。
这首诗在抒产生发火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还乡的亲切感。
这首诗措辞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注释】

①偶书:即偶有所感,随手书写出来的意思。

②老大回:贺知章于天宝三年(744)八十六岁时,因病告老返回故乡越州(今浙江绍兴),这时距他从前离乡已有五十多年。

③乡音:家乡的口音。

④鬓(bìn)毛衰(shuāi):鬓毛:指耳际的头发,这里泛指头发。
衰:稀疏,凋落的意思。
鬓毛衰是指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

【大意】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头发却已经斑白疏落。
小孩们瞥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