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可以和郦道元一起去欣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的三峡美景; 还可以与王安石一道在未能尽兴游览之余,感悟“尽吾志也, 虽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的人生哲理。
78. 中国墨客彷佛对月 亮有一种独特的情绪, 他们对月 亮的惊叹和对月 亮的深情超过天下上任何一个民族, 形成一种独特的月 亮情结。 比如, 李煜的《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顾月 明中。” 白居易在《琵琶行》 中借月 营造氛围:“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 柳永在《雨霖铃》 中的千古绝唱:“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更有苏东坡《赤壁赋》 里的“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 而长终”。
79. 杜鹃, 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 因其啼声甚哀, 每每用来传达一种悲惨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 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80. 李白是盛唐诗歌的精彩代表,《蜀道难》中写了蜀道的艰险难行, 又以“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 愁空山” 的句子写出了蜀道的悲惨景象。
81. 孔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 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82.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赤壁赋》 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 不慕身外之物。
8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手腕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利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沙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