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唐代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感悟:

10首最美思念诗文句句不提思念句句都是思念字字情真意深

表面来看,这首仅有二十个字的小诗写的是因怕惊梦而追打黄莺这件事,却分明隐蔽着主人公最深奥深厚的思念

前两句写黄莺本是讨人喜好的鸟,她为什么要驱赶它,不让它鸣叫?后两句给到答案,不让它啼叫,是由于鸟鸣声惊醒了她的梦。
梦里有什么呢?梦里面,她跋山涉水来到辽西,终于见到了他的外子。

该有多惦记,才会留恋梦中的相会,不想被外界所打扰!

第二首:唐代墨客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感悟:

因“柳”与“留”同音,古人一见到柳枝依依,便心生离愁别绪。
诗中的少妇精心装扮后登楼赏景,心生欢畅。

忽然见到河边的青青杨柳随风摇荡,感叹如此良辰美景只能独自一人欣赏,毕竟夫婿远在千里之外,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想到这里思君之心更加深重,若不是当初让他建功立业,又何至于如今两地分别的局势!

第三首:晚唐墨客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感悟:

越是夜雨时,越易起相思。

在这首写给妻子的书信中,李商隐摒弃了他最善于的用典,没有用华美的辞藻,只是用最朴实的措辞,向妻子表明自己对相聚的期待,希望与她一起剪烛夜谈,诉说今昼夜雨的场景。

字字有思念,却无一字说思念,如此蕴藉,实在令人动容。

第四首: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闪动,鬓云欲度喷鼻香腮雪。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感悟:

这首诗写尽古代女子的精细妆容,却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古代女子多为悦己者与己悦者而容,如今心爱之人不在身边,自然

好不容易画好了妆,准备出门走走,转头看到被褥上成双成对的鹧鸪鸟,想到远方的外子,积累多日的思念再次涌上心头……

第五首:唐代墨客李白的《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东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感悟:

墨客以燕地之草与秦地之桑起兴,诉说着秦地妇人对燕地征人的思念,全诗无一字提及爱,却字字都有爱的痕迹。

若不是由于深爱,为何会想他想的肝肠寸断,又为何会在东风吹来的时候,更加期盼他的归来?

第六首: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感悟:

听闻爱情,十有九悲,多有因困难险阻终极无缘,又或者是由于“等闲冷却故民气,却道故民气易变”,放弃这段缘。

李商隐的这首诗,从头至尾都弥漫着痛楚、失落望而又缠绵的氛围,就像是沉浸在思而不得的为情所困之人,明知所求不过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无法圆满,却还是无法割舍,唯有请那传说中的青鸟带去心中的思念。

第七首: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悲惨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感悟:

这世间,总有一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再也不知道彼此的,就像是命运的红线,一旦断了便再也连不上了,如欧阳修所言“渐行渐远渐无书”,即便是心中留有思念也究竟无处讯问。

诗中人显然已经思君至深,以是才会以为声声秋叶,皆诉遗憾,梦中寻他依然无果,徒增伤感。

第八首: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感悟:

诗中人实在是太惦记丈夫,期待他的归来,故而在望江楼上等呀等,望啊望,等到夕阳已下山,还是没有看见归人的那只船。

望眼将穿却只能失落望而归,个中的滋味想必只有局中人可以真正体会。

第九首:先秦诗歌《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感悟:

千言万语不如见一壁,再多的问候不如一次拥抱。
一日不见,仿佛三月未见,以如此夸年夜之语写思念之情,并不以为离谱,反而令人冲动。

诗中描写的生理活动,像极了正值热恋中的情侣,恨不得时时刻刻在一起。

第十首:南北朝民歌《西洲曲》(节选)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熏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感悟:

古诗多为离人语,一字一句总关情。
诗中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犹如江水般奔流到海,不知所止,尾句又借熏风表相思,诉衷肠。

所言之情浓郁如海浪,所言之语却柔和似熏风,如此反差,令人读之久久不忘。

至此,最蕴藉的十首思念诗词分享完了,你最喜好的思念诗词又是哪一首呢?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共读美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