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首桃源诗的作者中,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墨客,也是东晋期间最好的墨客,王维、韩愈和刘禹锡都是唐代不可或缺的主要墨客,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宋诗的领军人物,可以说,他们都是一流墨客,他们也都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句。
关于他们的桃源诗,历史上也曾有名家点评过,比如清代的王士禛就曾说:
“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不雅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清闲;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以是高不可及。”
这意思是说,陶渊明之后,王维、韩愈和王安石的三篇桃源诗是最佳者,而王维又是三篇之中最好的。对付这种说法,六甲番人不作评价,仅作分享六首桃源诗之引。
一、陶渊明《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季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聪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诗中的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寄托了墨客的美好愿景,但这首桃源诗却不如其诗序《桃花源记》出名,后人点评其文“文生于情,情生于景”。
二、王维《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会。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羽化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由旧不迷,怎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写这首诗才十九岁,题材取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又进行了意境再造,诗中有画,与王维后期的诗作风格附近。对付这首诗,历来评价很高,除了上文提到的王士禛,清代的翁方纲也认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而唐诗三百首也将此诗收录个中。
三、韩愈《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诞。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南宫师长西席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着花,川原近远蒸(一作烝)彤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悽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去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这首诗是韩愈不雅观桃源图后所作,诗中依照故事逐一铺陈,个中的“种桃处处惟着花,川原近远蒸彤霞”是名句,后人常化用,也常以此作画。韩愈此诗雄浑壮丽,风格与王维的诗不同,各自一副笔墨,也是佳作。
明 仇英 桃源图
四、刘禹锡《桃源行》: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间如风烛。筵羞石髓劝客餐, 灯爇松脂留客宿。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 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纭。翻然恐失落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刘禹锡的这首诗,也是依照故事展开想象,但另有新意,比较王维和韩愈,这首桃源诗简洁雄直,符合刘禹锡的诗风。
五、王安石《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去世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成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东风回顾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纭经几秦。
王安石的这首《桃源行》,立意有所变革,重在议论,也不引用神仙之说,表达了对舜帝治世的神往,其诗单刀直入,词句精练,也是好诗。
六、苏轼《和桃源诗》: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 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 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制。 子骥虽形隔,渊明已心诣。 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 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 从来生平去世,近又等痴慧。 蒲涧安期境,罗浮稚川界。 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 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 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苏轼的这首诗,和王维、韩愈、刘禹锡、王安石的同题再造不同,是陶渊明诗的和诗,诗中认为桃源中人并非不去世神仙,而是避乱后人,为此,苏轼还为此诗写了《和桃源诗序》。
以上六首桃源诗,六甲番人最喜王维的《桃源行》,不知您又最喜好哪首?希望大家一起来留言谈论。
更多精彩,也敬请关注:六甲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