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宋之问
立时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宅肠断处,昼夜柳条新。
【宋之问】
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期间的墨客,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节制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赏析】
这是一首唐代墨客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墨客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朋侪所作的诗。
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怀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怀,抒发失落去家园之痛。
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场中碰着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想念。
立时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宅肠断处,昼夜柳条新。
【赏析】
这是一首唐代墨客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墨客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朋侪所作的诗。
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怀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怀,抒发失落去家园之痛。
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场中碰着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