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北京大兴西瓜节开幕了。
此时,正是西瓜上市的好时节。
谈起西瓜,人们每每会想起西瓜圆滚滚的样子容貌、甜丝丝的味道,以及绿皮红瓤的特色。
更加文献和考古记载,西瓜是在秦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的。
在西汉古墓中,考古人员创造了西瓜籽。
不过,当时由于西瓜的宝贵,只有皇宫有的吃,不是一样平常人能吃得上的。
到了宋、辽往后,随着农业技能的发展,西瓜的栽种逐渐拓展,一样平常老百姓也有机会品尝到西瓜了。
西瓜又称寒瓜,温凉解暑,因此也成为墨客歌咏的工具。
如金代王予可《咏西瓜》:一片冷沉潭底月,半湾斜捲陇头云。
本日,我们来欣赏3首西瓜诗词。

1.《西瓜园》 宋 范成大

碧蔓凌霜卧软沙,

4首关于西瓜的古诗词范成大年夜文天祥都输给了他

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

未可蒲萄苜蓿夸。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田园墨客。
在南宋,西瓜已经非常普遍了。
而且,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季候果蔬。
作为一位田园墨客,种西瓜大概是范成大的爱好之一了。
这首诗写了西瓜成长的环境,比较适宜沙地。
而且,从“处处食西瓜”来看,当时西瓜的确是非常非常普通了。
只管如此,范成大对西瓜还是高看一眼,认为西瓜个头虽大,却淡如水,不是葡萄苜蓿这些草木可以比较的。

2.《通州道中》 宋 汪元量

一片秋云妒太虚,

穷荒原漠走群狐。

西瓜黄处藤如织,

北枣红时树若屠。

雪塞捣砧人戍远,

霜营吹角客愁孤。

几次兀坐穹庐下,

赖有葡萄酒熟初。

从诗中描述的“秋云、穷荒、北枣”等情景来看,不是南方的气候。
这里的通州,很可能便是大兴的隔壁,现在的北京通州。
作者汪元量,在南宋灭亡后,曾以宫廷琴师的身份,陪同太皇太后到幽州,在此生活多年。
作者走在去往通州的道中见到了西瓜、红枣等当地特产,勾起了自己的回顾。
大雪覆盖了捣衣砧,我作为亡国俘虏,做客他乡已经数年,孤独愁闷,只能独自坐在草庐之下,还好,有刚酿好的葡萄酒可以品尝。
从“西瓜黄处藤如织”、“霜营吹角客愁孤”等景象来看,这里的西瓜该当是秋茬的西瓜,在中秋时节成熟,以是当时的北方该当可以下霜了。

3.《西瓜吟》 宋 文天祥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

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

争如汉朝作公卿。

上面一首诗的作者汪元量,跟这首诗的作者文天祥是死活之交,要好的朋友。
文天祥也爱吃西瓜。
这首诗便是教你如何吃西瓜。
拔出刀,一刀两半,开吃,就这么大略。
不过,作为大文豪,不能光是吃啊。
以是,在诗的末端两句,文天祥点到了秦末东陵瓜的鼻祖邵平。
邵平层扼守秦东陵,被封为东陵侯。
刘邦夺得天下往后,邵平不愿意当官,就在东陵卖瓜。
在这里,文天祥以西瓜赞颂邵平。
有这么好的瓜吃,卖瓜还能大富,谁还想在汉朝当官啊。

4.《食西瓜》 元 方夔

恨无纤手削驼峰,

醉嚼寒瓜一百同。

缕缕花衫粘唾碧,

痕痕丹血掐肤红。

喷鼻香浮笑语牙生水,

凉入衣襟骨有风。

从此安心师老圃,

青门何处向穷通。

以上范成大、文天祥等3位的西瓜诗也不错,但只有这首诗被誉为最好的西瓜诗。
西瓜太好吃了,吃得太多也不会醉。
而且吃相还不好,衣服也弄花了,彷佛皮肤被掐后渗出的赤色。
大家边吃边笑,唾沫星子伴着喷鼻香气四溢。
在这样的大热天,吃一片西瓜,顿时以为凉入骨髓,十分清爽。
西瓜这么好吃,从此往后,我就专心打理西瓜园了。
一入青门,管他今后是困难还是闻达,那都无所谓了,只要有西瓜吃就行啊。
这里的“青门”,与上面的“东陵”是一个意思。
在汉代长安,东陵就在长安的东南。
邵平种的东陵瓜,又叫青门瓜。
“喷鼻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这一联名句,堪称西瓜诗的顶峰之作。
怎么样,看到这里,是不是牙底生水了?快去买块西瓜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