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堂连句》册,唐,传为颜真卿书,绢本,楷书,15开,各开纵28.2cm、横13.7cm不等。
鉴藏印有宋“绍兴”、“御府之印”、“缉熙敬之”,明王世懋,清梁清标、安岐,近代叶恭绰,当代张珩等诸印。
本册前裱边有楷书“颜鲁公竹山连句诗帖,上上品”一行。后纸有宋米友仁,清姚鼐、铁保三段题跋。
唐大历九年(774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与部属李萼、陆羽、释皎然、陆士修、韦介等人聚会饮宴,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是为《竹山堂连句》。后传为颜氏书录,时颜氏66岁。
此书原装裱形式是整幅,后割裱成册,几近百衲,章法已破。颜氏书法一样平常都是横画细,竖画粗,雄强博大,气势磅礴,楷书墨迹首推《自书告身》,清雄严谨。而此书横、竖用笔毫无变革,无粗细之别,千篇一律,拘滞平板……然而册后米友仁奉宋高宗命跋尾两行,却是绍兴御府故物,可知此册裁减最迟不晚于绍兴时,但非颜氏墨迹。至于是唐人还是宋人的临本目前说法不一。
明詹景风《东图玄览》,清顾复《平生壮不雅观》、卞永誉《式古堂字画汇考》、安岐《墨缘汇不雅观》著录。
【柳公权行书蒙诏帖卷】
《蒙诏帖》卷,传为唐柳公权书,纸本,行书,纵26.8cm,横57.4cm。
释文:
公权蒙诏, 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相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鉴藏印有宋“绍兴”、“瑞文图书”、“贤志赏”,元“赵氏子昂”、“乔氏篑成”、“齐郡张名流行”,明“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清“安岐之印”、“王常宗”、“陈氏彦廉”、“韩世能印”、“韩逢禧印”等。
此帖传为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见告对方自己年迈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包涵自己的难处。
南宋所刻《兰亭续帖》中收有《翰林帖》(或称《蒙诏帖》),其文曰:“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相应,惟深察,公权敬白。”据文意推测该帖应写于文宗时柳氏任翰林院书诏学士期间,而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因此可能是宋人据《翰林帖》的大意写出。书法的前四行用笔较雄畅,结字亦尚稳妥,而后几行用笔逐渐瘦薄,结字多疏松,末行的“权”字笔画也不成构造,与柳氏遒媚劲健的书风悬殊较大。各类迹象表明,本帖非柳书,乃是宋人仿本。
明詹景凤《东图玄览》、张丑《南阳书法表》、《真迹日录》,清安岐《墨缘汇不雅观》著录。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