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最善于的是边塞诗,塞上风光如“北风卷地白草折”、“平沙莽莽黄入天”;战役景象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俱都用语出奇、气势豪迈、情辞年夜方。

也偶有“立时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然”的亲切夷易之句、还有“盛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的消沉之语、乃至还有“枕上片时春梦里,行尽江南数千里”的温软诗作。
措辞之变革不可谓不丰富自若。

不过,岑参最著名的却是一句写好友相逢的诗“生平大笑能几次,斗酒相逢须醉倒”!
这一句诗年夜方豪迈,既有对人道命运的感叹,又写出交情深厚,因而才引得读者深为共鸣。

不过,很多人只知其句不知其诗。
其诗这句诗出自岑参的经典名篇《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斗酒相逢须醉倒”便是其结尾句,而这首诗的开头也写得很美:

岑参最高兴的一首诗笑就要高兴喝就要不醉不归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生平大笑能几次,斗酒相逢须醉倒。

这首诗是岑参在凉州节度使幕府做客时所作,凉州幕府中有许多墨客的老朋友,期间市场欢聚夜饮,乃作此诗。

诗中开头两句直白普通却颇为幽美:“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弯月垂垂上升,从城头升至高空,银光铺泻,将全体凉州城照耀成白银天下。
墨客虽然未加润色,但字里行间仿佛流露出塞外月夜的清景。

后两句换韵转而写凉州城内的情景:“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大笔淋漓地勾勒出凉州的派头风光,和浓郁的边塞风情。

紧接着“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从琵琶声承接而来,向夜宴过渡。
此时的琵琶已不再是凉州城里的满城琵琶了,而是宴会上令人“一曲肠断”的琵琶。

后六句才转入正题,“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凉州幕府中很多老朋友,都已向别三五年未见,却俱是情意深厚。
此时相见,还有心调侃“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结尾一句“生平大笑能几次,斗酒相逢须醉倒”写出了朋友相见的本色,开怀大笑,不醉不归!
笑得豁达、饮得豪迈,畅快淋漓,豪情纵横,人生有酒伴友,夫复何求哉!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