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赴明州

范成大〔宋代〕

四征惟是欠东征,行李如今忽四明。

海接三韩诸岛近,江分七堰两潮平。

读过一首诗走过一座城明州

拟将宽大来宣诏,先趁清和去劝耕。

顶踵国恩元未报,奔波何敢叹劳生。

诗词宝典

我曾经奔波在全国各地做官,唯独没有在国家的东面州郡做官,但是现在我却溘然受命来到了四明州。

这里的海疆连接三韩,很多岛屿间隔四明很近,江水分了七座堤堰,潮水连成一片。

打算向当地宣告朝廷宽大的政策,国家清明暖和我要劝勉百姓努力垦植。

我之以是摩顶放踵是由于身受朝廷恩典没有报答,奔波奔波怎敢抱怨繁忙生平。

诗词品鉴

赴明州做官是完成“四征”的一部分。
明州毗邻大海、岛屿较多、水源丰富,来这里有足够的信心报国,拟定一个管理操持吧,首先准备宽大宣讲朝廷诏书,然后趁景象清明和暖,疏导当地耕种……想想明州地理环境的独特,未来的明州一定光明残酷!

诗词后传

从海港城市到江南水乡,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发祥地到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之一,从最古老的藏书阁到近代五大通商口岸,明州,或者叫它四明,亦或称它宁波,承载了古老的故事。

与刺目耀眼之杭州比较,宁波散发的永久是一种纯朴的气质。
中国东南沿海主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央,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一个个标签彷佛只是它浩瀚成绩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当站在天一阁中心,才读懂明州的书卷气:江南烟雨飘零,岁月无声流走,烛火之下书页婆娑,依稀光影见证了藏书阁的斗转星移。
坐落于月湖西畔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
书藏古今,数百年来一贯是文人墨客的圣地,但真正读得懂的学者不过寥寥数人。

与书为伴,与景长随,才是宁波式生活。

当走在外滩的街道上,才能感想熏染citywalk的美妙:大量被改造成酒吧、餐厅的欧式老建筑,哥特式建筑给予宁波异国风情,也让我们见证了曾经列强对祖国的殖民。
被誉为“江南第一儒镇”、“活着的民俗博物馆”,江南最大的童姓聚居地的前童古镇,保存有完全的明清建筑群,粉墙黛瓦间,那是曾经的辉煌。

而宁波最值得夸奖的却是它快速发展的工商业。

宁波商帮曾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宁波银号业起步于17世纪初,曾呈现出以秦润卿、虞洽卿为代表的大批金融界人士,为宁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根本。

正如范成大所意,宁波的未来一定是光明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