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诗歌有很多都是随处颂扬且大略的,普通易懂而且又词意畅达。
比如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谓是再大略不过的诗歌了,但是却流芳百世;又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同样是最为大略的场景的记录,很多人都有过切身感想熏染;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同样是最为大略的诗歌,但是韵味悠长,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宋诗当中也有这样的诗歌,记录的也是最大略的场景,讲述的也是最大略的道理。
这一首古诗很贴近田舍生活,今日的我们可能逐渐会忘怀了这种感想熏染,不来自田舍,很多人是不会懂的。
且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最简单的五言古诗20个字真切的反响出平易近生疾苦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江上渔者》,作者是宋代墨客范仲淹。
这个墨客在宋代有很高的地位,曾经官至宰相,而且也曾领兵镇守边陲,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写出了古代士大夫内心的追求和精神天下,也勉励一代代后来者为之奋斗。

这首古诗所描述的场景和情节都很大略。
前两句写的是江上嬉戏之人来来往往,都是为鲈鱼美味慕名而来,来到这里品尝,大快朵颐,乃是人生一件乐事。
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从鲈鱼味道鲜美直接转到渔民捕捞之艰辛,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道理很大略,但是意义却很深刻。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每个地方都有特产,特产名声在外,自然吸引人们慕名前往。
正是鲈鱼成熟的时令,江岸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大家都来此地,亲自品尝鲈鱼的美味。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在品尝鲈鱼的时候,或许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把把稳力放到江中扁舟之上。
要知道,在范仲淹所生活的时期,鲈鱼可都是要依赖渔夫用力气,深入江中打捞出来的,以是鲈鱼的鲜美和渔夫的费力也是相辅相成的。

“出没风波里”极言渔夫打渔之辛劳。
江水并不是沉着的,也会有风浪;鲈鱼也不是那么随意马虎就捕捞的,须要渔夫敏锐的不雅观察力和娴熟的打捞技巧。
渔夫驾驶着一叶扁舟,在江水中纵横,在江风波浪中起伏,便是为了能够打捞鲈鱼,供江岸上的这些游人品尝。

宋诗中有很多这样的诗篇,比如一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便是直接反响出但是社会现状的诗句,很值得今日的我们思考。
这首诗中,深刻的写出了渔家打捞的辛劳,深刻表达出了渔夫是全体社会分工中的地位。
个中的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呈现,但是渔夫打渔的辛劳,渔夫捕鱼的风险,不来自田舍,我们是不会真正懂得的。

古典诗词向来有“诗言志”、“诗缘情”的文学传统,这样关心民生疾苦的诗篇在文学史当中有很多,也最为纯粹。
毕竟它们还原了历史社会的风貌,表达出了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追求,也写出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付现实天下的意见。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