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渺的中国文学长河中,群星残酷,才女如云。

她们存心灵深处的激情亲切和细腻情绪,创作出一首首随处颂扬的作品,千百年来,闪耀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无论光阴流转,岁月更迭,她们的才情和作品始终散发出永不褪色的芳华,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贝。

品读她们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那一幕幕历史长卷的生动画面。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天下,感想熏染她们的才华和情绪,让这些俏丽的花朵在心中永久绽放!

巾帼不让须眉九首古代才女传世诗词初心若雪岁月安闲

白头吟

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断交。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齐心专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爱情该当像山上的雪一样平常纯洁,像云间玉轮一样皎洁。

听说你怀有二心,以是来与你破碎。

本日置酒作末了的聚会,嫡一早便在沟头分离。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向东流去。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样平常女孩凄凄呜咽。

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久幸福。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稍微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

男子应该重情重义,失落去了诚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卓文君,汉代才女,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
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齐心专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此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豁达,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失落去爱情的悲愤和对付纯洁爱情的渴望,贬责喜新厌旧、中途相弃的行为,显示了她思想的镇静和周密。

泰山吟

魏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上苍。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上苍。

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宁静深邃。

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高山上的岩洞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变幻莫测的风云气候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颠簸不定。

决定离开变革多真个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无为,延年益寿,安享定命。

谢道韫,东晋女墨客
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少聪慧,有才辩。
公元399年,孙恩率农人叛逆师攻破会稽,凝之被杀,她寡居以终。
今仅存《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上苍”开门见山,吟咏泰山巍峨高大,既勾画出直刺云霄、高耸陡峭的山势,又把静止的山峰写得生气发达,富含动态之美。

此诗表现出墨客对大自然朴拙而热烈的爱,这种爱与墨客倔强不屈的性情相交融,使墨客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倔强。

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也是墨客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气度非凡且有阳刚之美。

03

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昼夜东流无歇时。

深秋枫树千枝万枝,江桥掩在映枫林之中。
已到薄暮时分,仍不见期待之人乘船归来。

思念你的心情就像那西江流水,日昼夜夜向东流去,未曾停歇。

鱼玄机,女,晚唐墨客,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
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

这首抒怀诗,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写相思,用江水之永一直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
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表达了女墨客因孤独寂寞而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造成悠扬飘摇的风调,深切地抒发了墨客的相思之情,表达了女墨客因孤独寂寞而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

04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在即将离去的时候,我们就像明月一样张口结舌。
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

离去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

李冶,唐代女墨客,善弾琴,尤工格律。
后出家为女羽士。
,后为女羽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墨客。
李冶的诗以五言善于,多为谴怀之作。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明月之心,男女依依不舍的离去。

玉轮每天夜里从云中映射到水中,又从水中爬到层城,年年纪岁,周而复始,而“人似月”,正是为相识释人的相思犹如玉轮,虽然无声,但仍是有情,每天如此,夜夜如此。

全诗以“月”为中央,融人与月为一体,构思新巧,比喻生动,想象丰富,风格洒脱泼辣。

05

送朋侪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

谁说朋侪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可离去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迢遥。

薛涛,唐代女墨客。
薛涛八岁能诗,熟习音律,多才多艺。
她居住在成都浣花溪边,自造桃赤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
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
晚年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安享遐龄,终生未嫁。

《送朋侪》是唐代女墨客薛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向来为人传诵,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这首诗化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以此写出分别时节以及水边晚景,渲染气氛,突出一种冷意,衬托人物因朋侪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感情。

06

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

宋·吴淑姬

谢了荼蘼春事休。
无多花电影,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
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
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茶蘼花谢完时,春天就算彻底结束了。
可现在犹有茶蘼花将谢未谢,还有些许花瓣挂在枝头。
庭院中槐树的影子被风揉碎,黄莺虽然已老,但是声音还带着女子般的娇羞。

一个人独自侧倚在装扮楼边,看着远处连天烟草,渲染浮动的白云,犹如滚滚浪涛,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
倒不如放下帘钩回去。
心很小,难以承载太多愁绪。

吴淑姬,宋代著名女词人。
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与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著有词集《阳春白雪词》五卷。

上片写暮东风景,词人写法别出心裁新,落笔之处,避开凋零的落红,选取枝头残花描述,不言风雨摧花,而去描述风中槐树的影子,不写杜鹃啼血,却述黄莺声犹娇,这种手腕,清新明丽,婉转弯曲,富含词人对付青春将逝的深奥深厚感慨。

下片写来到庭院的所见,连天烟草,渲染浮动的白云,铺天盖地而来,可是却望不到舟的影子,触景生情,情难自已。

这首词,借阑珊的春意来伤静怀人,笔调柔柔,隐约凄迷。

07

蝶恋花·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薄暮却下潇潇雨。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未曾稍停。
只有柳絮仍旧在风里飘飞,它随东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
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薄暮时候却下起了潇潇小雨。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唐宋以来存作最多的女作家之一。
朱淑真自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通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
朱淑真婚后生活十分不快意,末了忧郁而终。

这首惜春词共用五个“春”字,抒发对春天眷恋的感情,蕴藉深奥深厚地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薄暮的凄风苦雨之声,衬托出词人凄凉忧伤的心情,将缠绵悱恻的惆怅之情蕴藉自然地表达出来。

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绸缪、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08

山之高

宋·张玉娘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
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结。
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山的高俊,使得悄然升起的玉轮显得小了。
初升的明月虽然显得小,却是多么皎洁。
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一日见不到他,我的心十分孤独寂寞。

在高山的南面采摘苦菜,我是如此忧闷,该怎么忍受这种思念之情啊!

你的意志像金石那样坚硬,我的情操如冰霜那般纯洁。
我们本准备订节百年好合的盟约,忽然间一朝分别,思念之情犹如晨晚的云雨在心头来回翻滚,只能面对一轮明月寄托千里相思。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
出身仕宦世家。
自幼聪慧非常,工女红,好读书,目即成诵。
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

此词一共三章, 首章先写景,再由景及人,抒写月光下多情女子满怀忧闷的感情;

次章通过采苦菜的情景,表现了相思的痛楚和对爱情的忧虑;

末章利用典故进一步表达墨客对美好婚姻的执着追求。

全词脉络清晰,音韵凄美,抒发了墨客的相思和忧闷,表现了墨客对爱情的忠贞。

09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干瘪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小雨,到薄暮、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生僻清,怎不让人悲惨悲戚。
秋日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安歇。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由于都是当年为我通报书信的旧日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干瘪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入夜?梧桐叶上小雨淋漓,到薄暮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却!

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
李清照把丈夫安葬往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避难奔忙,收藏物品损失殆尽。
国破家亡,丈夫去世,情状悲惨,持续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沉沦腐化而产生的孤寂落寞、凄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期色彩。

此词一气呵成,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动听至深。
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感情和动荡不安的心境跃然纸上,一字一泪,哀婉凄苦,极富艺术传染力。

#妙笔生花创作寻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