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童谣》
唐·李贺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雇主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以是,莫忘作歌人姓李!
这首诗作于李贺初入长安任奉礼郎时(810-813年间),是一篇应酬之作,吟咏当朝宰相杜黄裳之子,寄寓仕途求升迁之意。诗作浓墨重彩,多角度赞誉唐儿头角峥嵘、抱负远大。
墨客从面相、骨相入笔,描述其丰隆额头、苍翠眉眼,神气闲雅。通过骑竹马展现其活泼可爱,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奥妙利用侧面描写,娇娘求亲,他却在空中画"唐"字,预示大作为,墨客戏言:"到时别忘了我也姓李。"
虽为应酬之作,但语句洗炼生动,塑造的唐儿形象俊美聪明,活泼可爱。李贺无子,格外钟爱孩子,以爱心描写天真烂漫,诗笔灵动,措辞残酷,虚实结合,构思风雅。
-2-
《诗经·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亡!
关于《终南》作者身份,有两说:其一,秦大夫为美劝襄公而作;其二,周遗民所作,因"其君也哉"句表疑虑,方玉润认为此必非秦臣之词,而是周耆旧之作。当代学者另有新解,认为是终南山姑娘对进山青年的爱慕之作。
诗歌是"美"还是"戒",亦有争议。方玉润认为"美中寓戒"较为平正。诗紧张赞颂秦公容颜、衣饰、仪态,从视听感官勾勒其富贵派头。然而,"其君也哉"和"寿考不忘"两句耐人寻味,反响周遗民的繁芜心境,委婉表达对秦君的期望和告诫。
诗以终南山起兴,既显示王都遗民的优胜感,又借名山喻秦公,暗示只有修德爱民,方能与之媲美。这种寓戒于颂的手腕奥妙蕴藉,亦有解读为纯挚赞颂之说。
-3-
《饮中八仙歌》
唐·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洒脱美少年,举觞白眼望上苍,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每每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初至长安时,与汝阳王李琎交好,常陪饮宴,熟习醉翁轶事。天宝五载四月,李适之罢相后,杜甫兴起写就这首独具特色的《饮中八仙歌》。
诗以洗炼措辞和人物速写,维妙维肖地描述八位同时期长安醉翁的群像。从资深的贺知章,到皇亲国戚李琎,再到豪华奢侈的李适之,墨客奥妙捕捉其醉态与性情。崔宗之、苏晋的洒脱与抵牾,更添诗歌意见意义。
中央人物李白、张旭登场,一个狂放不羁,傲视王侯;一个倨傲不恭,笔走龙蛇。殿后平民焦遂,卓越见识,滔滔雄辩。诗歌诙谐谐谑,色彩明丽,构造严密,主次分明,堪称古典诗歌中的创格之作。
-4-
《思帝乡·春日游》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骚。
妾拟将身嫁与,生平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此词创作韶光不详,或因黄巢之乱后流落成都,思唐心切;或因宠姬被王建召入宫未归所致。词调寄《思帝乡》,婉转传达了作者虽被抛逐西蜀,但此心仍属故唐的小儿百姓情怀。
词描述一位天真烂漫、激情亲切大胆的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勾勒出春光明丽,少女欢畅的场面。"陌上谁家年少,足风骚",点明少女对风骚公子的爱慕。"妾拟将身嫁与,生平休",表现了意志之武断与感情之深厚。
韦庄以白描手腕和清新明朗笔调,塑造出少女极富个性的形象,措辞朴实而多情韵。词纯用赋体,直抒胸臆,激情亲切旷达,展现了民间词的真率大胆,在花间词中独树一帜。
-5-
《白石郎曲》
乐府诗集
白石郎,临江居。
前导江伯后从鱼。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诗歌生动描述了一位临江而居的绝色白石郎,充满诗意和画面感。首句点明主角身份与寓所,继而通过描述其与江伯、鱼儿的互动,不仅丰富诗歌意象,更凸显其神秘魅力。
墨客巧用比喻手腕,刻画出清雅俏丽之境;又以"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喻其音容,传达高洁品质。末二句直接赞颂白石郎,是诗歌高潮,成功塑造了一位超凡脱俗、俏丽绝伦的形象,传达出墨客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