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来了,大家一定操持了良久,怎么利用这个假期,好好放松身心。休假不是当代人才有的,古人也要休假,也要欢快。那么,古人是如何过节的呢?古人是如何放松身心的呢?大家一定都记得大名鼎鼎的《兰亭集序》,实在,里面记录的便是一次聚会,在这次聚会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游戏,叫“曲水流觞”,可惜现在大家已经不玩了。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丢了实在是太可惜。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诗词中,古人是如何过节,是如何娱乐。
1. 置酒高会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聚会办法,从《史记·项羽本纪》里就记载了这样的聚会,包括大名鼎鼎的“鸿门宴”,也是这中聚会办法。同样是这样一次聚会,就从诗仙李白手中,出身了一个名篇,《将进酒·君不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役夫,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敷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当年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作甚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可以说,为什么“置酒高会”,历史悠久,而又耐久不衰,根本缘故原由是这样的聚会,最有气氛、最生动、最能抒发人们之间的交情。
诗的一开头,诗仙就用了一个排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韶光过得太快了,就像黄河之水,那是从天上而来,但瞬间就奔流到海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也是,青春已逝,早上还是满头青丝,晚上就白发鬓鬓了。有什么情由不珍惜韶光,好好享受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在青春年少,最为得意的时候,就要尽情欢快,不要让杯酒白白地对着明月。人生涯着,会碰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必要悲哀,就算是无用武之地,也没什么,由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须生成下我来,就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也不要梦想富贵,千金散尽我们也可以再赚回来。
年轻人,要的便是豪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千金裘,都是身外之物,都拿去换美酒,我要和你一起借酒消愁,同销万古之愁。年轻的时候,谁也荒诞几次呢?
2. 百花行长安作为唐朝帝都,物阜民丰,繁华非常,春天百花开放,人们饮酒行乐,赏花嬉戏,享受春花的美好!
诗豪刘禹锡特作《百花行》,记录了当年长安春天赏百花的活动: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东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春天里,长安百花开放,风景最为轻薄放浪。赏花的人,没有人不饮酒的,赏花的地方,没有地方没有音乐的。
“东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在东风的吹拂下,百花盛开,在春雨拂晓洗濯下,分外妖娆。粉赤色的杏花桃花伸出墙头,洁白的李花梨花在角落里相互照映。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紫色的牡丹芍药和碧绿的松柏翠竹相搭配,风采文雅;远处的黄色的迎春在竹篱上盘绕绽开,统统都显得那么美妙,以至于在繁花丛中,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是好,充满愁闷,犹如袅袅青烟无所依托。
这首诗中,涌现的花儿,有“杏花”、“桃花”、“李花”、“梨花”、“牡丹”、“芍药”,还有“迎春花”,更有松柏翠竹的衬托,号称“百花”,一点都不为过。这种“百花展”,现在也是多多益善啊!
总有一些人,他们更关心精神的娱乐,更神往精神的自由。那么,读书是这类人最愉快的活动。在秋日里读书,去找一个田园人家度假读书,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宋代墨客翁森在《读书乐·昨夜庭前叶有声》中写到: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床前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读书之乐乐陶陶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晚上你在庭前读书,西风徐来,树叶沙沙作响;竹篱上,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商”,“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商调式音乐,能达到调神、宁心静脑的良好浸染,亦可调和肺气的宣发、肃降。不知不觉,这野外的声音,就像商音一样,调神、宁心静脑;秋日的大自然,是一个宁静幽远、宁静无为的境界。这真是一个读书的好时节!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的快乐,是真的让人很快乐;特殊是在天高气爽的明月之下,你可以悄悄地读书,也可以看着明月幽思,深刻地思考书中的道理,神游书中的故事情节。
如果你爱读书,那么,国庆长假,一定要找一个宁静的地方,享受着天高气爽、享受着霜天明月,享受着读书之乐!
节日灯市,当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最盛。但元宵骨气象偏冷,实在不太适宜晚上不雅观灯太久;相反,秋日的灯市就更适宜于彻夜不雅观赏。如果国庆节哪里有灯市的话,那一定不要错过。大墨客白居易就非常喜好杭州的元宵节灯市,他在《正月十五昼夜月·岁熟民气乐》中写到:
岁熟民气乐,朝游复夜游。
东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东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看杭州的灯市,感想熏染着来自大海的东风。当然了,如果是在秋日不雅观赏灯市,那也能感想熏染来自大海的秋分,阵阵凉意,十分舒畅,而元宵节的东风,则显得有点冷了。明月在钱塘江上,就像一盏大灯。而秋日,这盏大灯还在,由于天高气爽,要比平时更加通亮,更加团圆!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家家户户,万家灯火;雕梁画栋,都是是笙歌一片。这便是节日的气氛,让人乐不思蜀。这样的气氛,才能让人放松身心,忘却生活中的统统烦恼、统统忧闷。
灯市是人造的梦境,唐代墨客苏味道写过一首《正月十五夜》,中有“灯火辉煌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也表现的是灯市的迷人和梦幻!
很多人都有一个军人梦,由于各类缘故原由,没有做成;还有一些人,天生喜好开释男性荷尔蒙。如果你是这样的一群人,那么假期做一个军事拓展是再得当不过。从古到今,喜好军事的人不在少数。因而,诗词中也屡有表现。魏晋墨客左延年就有诗《从军行·从军何等乐》,盛赞从军生活:
从军何等乐。一驱乘双驳。
鞍马照人目。龙骧自动作。
鞍马照人目。龙骧自动作
“从军何等乐。一驱乘双驳”,“双驳”,毛色黄白相间的马。从军之乐无穷,行军骑着黄白色的马,驰骋在疆场上,是何等的威风!
“鞍马照人目。龙骧自动作”,“龙骧”,本指马首昂举,这里比喻气概威武。他所骑的鞍马光亮刺目耀眼,夺人眼目;战马行进如飞,战士气概威武。
如果您承受不了军事拓展的强烈,那么,去马场骑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骑上马,那么“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气势油然而生!
中华民族是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社会,有着大量的讴歌田园生活的诗词歌赋,难免会吸引城市的人们神往田园生活,比如,我一个朋友,她挂在嘴巴的口头禅便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如果您想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那么,民宿旅游将会是您不二的选择。
话说大墨客王维很喜好这种休闲办法,他的后半辈子都是半官半隐。也写了很多诗歌来记录他的这种生活,个中就包括《田园乐七首》,以下是个中的第三首: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如果您在江南参加民宿旅游,那么白天您可能从一个渡头出发,去采一天的菱;到了傍晚,你累得举着杖,气喘吁吁地从日西斜的林子里回来。这就体验了“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您也可以从杏树坛边出发,驾着小渔船,去体验一天的渔夫生活;晚上回到家里,那里想桃花源一样美!
如果您是在三月份去民宿旅游,那么将体验到王维《田园乐七首》中第六首所描写的生活: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红复含宿雨
某一个早上,您醒来,走出大门,晚上刚下过一场雨,您看到桃花更加妖艳,还带着晚上的雨水;柳树也更绿了,还带着早上的烟雾。这便是“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体验。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您也看到地上有很多落花,做事员还没有来得及打扫;天刚清晨,“清闲娇莺正好啼”,但孩子们还在甜睡,这真的让人特殊惬意!
记得有一首歌曲,叫《梦里水乡》,开头是“春天的薄暮/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舞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这是江南水乡春天的范例景致。唐末大才子韦庄在《菩萨蛮·大家尽说江南好》中写到:
大家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回籍,回籍须断肠。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是江南春天最美的场景,在秋日,江水也是碧于天的,而且秋日长天,视野更加广阔。而不过秋日雨水少,不大会有,“画船听雨眠”。至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那秋日感想熏染更好,由于春天多少还有点寒意,穿得相比拟较多,秋日就更美了。
清代墨客庄棫,也仿大才子的“菩萨蛮”,写了这首《菩萨蛮·大家都说江南好》:
大家都说江南好。今生只合江南老。
水调怨扬州。月明花满楼。
当时年少乐。湖上春衫薄。
春水碧于烟。绿阴藏画船。
春水碧于烟。绿阴藏画船
“水调怨扬州”,扬州水调,历史悠久。杜牧《扬州》写到,“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月明花满楼”,如果解释月,那当然是秋月最好,而秋日的花儿也不错,有桂花、菊花、荷花等等,也可以“月明花满楼”。
“湖上春衫薄”,春衫不能太薄,由于春天多少还有点冷;秋日就不一样了,不冷不热,“湖上秋衫薄”,就再恰当不过了。“春水碧于烟”,那是烟水朦胧了,秋日也有;“绿阴藏画船”,在秋日也很美。
总之,秋日梦游江南,觉得比春天还好!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对应的节日活动。比如,“春节”的活动太多,有“贴春联”、“祭祖”、“年夜大饭”、“拜年”,真的太多了。就算是一些小节日,也有对应的活动,比如“端午”,有赛龙舟;比如“七夕”有乞巧活动,等等。比如,这首宋代大词人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就描写了“清明节”的“斗草”活动: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掉队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目前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笑从双脸生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在采桑的路上重逢了东邻女伴,她笑得如花般残酷。“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目前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正迷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本日斗草获得胜利了啊!
双颊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笑意。
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所谓“斗草”,便是看谁采的草药的种类多,多者胜!
这便是一个很有文化特点的游戏,十分可惜的是,国庆节不是一个传统节日,因此,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活动。我倒以为,可以根据国庆的特点,挖掘一些爱国主义游戏,然后长期保留下去。
9. 游览名山大川中国最让人骄傲的是,名山大川太多,天南海北,哪里都有你值得去的地方。宋代诗僧文珦就特殊喜好富春江,他在《泛富春江·梦寐羊求客》中写到:
梦寐羊求客,清游乐此邦。
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
岸转青螺合,烟明白鸟双。
洗革职利迹,滩濑日春撞。
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
“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残腊雨”,那当然只有春天才有,但秋日的富春江则更加通亮,更加秋水长天,不愧于“千古富春江”。
“岸转青螺合”,这句写富春江的百转千回,你乘舟江上,两岸一转,人和舟都不见了,就像一个青螺合上了一样,你消逝得无影无踪。“烟明白鸟双”,江上烟云闪动,你能看到白鸟成双成对,飞来飞去。
“洗革职利迹”,在这样一个瑶池,你会洗去你一身的铜臭,褪去一身的功名利禄,只想做一个自由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除此之外,您还可以去“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也可以去“不到长城非豪杰”的长城,也可以去“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海南......总之,祖国的大好河山,总有一个地方适宜您!
还有一些人,对吃喝玩乐没有兴趣,他们的兴趣,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些人,便是人们常说的天才。宋代墨客晃逈就在《与道相知最乐篇》中描述了这样的一群人:
人多乐於新相知,又多悲於生别离。
唯能与道相知久,如鱼乐水无暌时。
乐道至乐非常乐,宜真造适潜熙怡。
逌然在心不在境,安能更与白云期。
乐道至乐非常乐
他们认为,“人多乐於新相知,又多悲於生别离”,人们多为找到心腹而快乐,但又多悲哀于生离去世别。实在,这些都没有必要。“唯能与道相知久,如鱼乐水无暌时”,只有对知识的探索才能长久,就想鱼乐于水,没有孤独的时候。
“乐道至乐非常乐,宜真造适潜熙怡”,乐与探索新知,这里的乐趣才是非常之乐,就像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乐,非常乐”。我们真的该当去探求我们内心潜藏着的快乐、喜悦。
有一些人,齐心专心扑在事情上,对他们来说,事情获取的乐趣,比休假获取的乐趣更多,那么事情、探索未知就值得他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