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涯,地之角,深交半零落……”一曲《送别》在朴树的倾诉中变得更加绵柔忧伤,尘凡月阴晴圆缺,人间情悲欢离合,寄心于天地,浮沉于岁月。
送别,正如席慕蓉所说:“余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在暮霭里,向你深深地俯首,请为我珍惜……”

送别,锦瑟的青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看着镜中的自己,脸庞越来越干瘪,发际线也越来越高,曾经“诗人意气,挥斥方遒”,未曾想如今却已是水寒山冷、模糊天涯。
“短暂的狂欢,以为生平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
”在《致青春》中,青葱俏丽的大学光阴,放浪奋发的年少芳华,给我们留下多少影象的波澜。
我们都一样,从一个时期而来,向着一个时期而去,在来去之间得到与失落去。
军校的日子,一群迸发热血和激情的少年,不知疲倦地演绎着青春的故事,没有丝竹乱耳、没有文案劳形,有的是吞吐日月的情怀和经办宇宙的鸿志。
岁月的打磨,光滑油滑的牵绊,最初的梦想与本心也在挣扎纠缠,由于拥有,便深觉宝贵,总是想回到从前,回到那段魂牵梦萦的年华。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青春,有憾,未曾有悔。
送别青春,送别曾经的自己,送别江上秋风、山间明月。

一曲流泪的送别是否让你今宵别梦寒

送别,迢遥的故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玉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去后,乡愁是一棵没熟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自我离开故乡,故乡便是影象中的样子容貌,安静的村落落、环抱的炊烟、悠扬的牧笛,还有那简朴温暖的土坯房。
每年春秋时节,父母就会在屋后的田地里耕耘劳作,我和姐姐在家里把饭做好,等着父母回来。
参军从军那天父亲送我,一起嘱托、一起打发,满是不舍。
我越走越远,父亲的身影越来越小,直至消逝在人群中;列车越开越远,故乡越来越小,直至消逝在苍茫夜色中。

余光中师长西席的乡愁拨动了多少游子思归的心,随着他生命的陨落,这一缕乡愁成为了永久的怅惘。
从军五载,客居他乡,乡事未忘、乡音未改、乡愁未断。
身上的戎装,披挂着祖国的安宁,百姓的安康,以身许国,国之辽阔便是乡之所在。

送别,亲爱的战友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而今,经历了多次的送别,每一次都刺酸心坎、染湿眼眸。
长安月,待何时重览?渭河边,待何时踏歌?分别时,相顾无言,泪流千行。
从相逢到相识,从相知到相离,统统恍若尘梦,梦醒时,人去楼空。
惊鸿入耳,沉淀了岁月的沧桑,温暖了友情的芬芳。
挥手时的沉重背影,远去时的迷彩行囊,坐上远行的列车,从此天涯各分离,像漫天繁星,点点散落在祖国须要的角落,默默萌芽。

和战友偶尔会有联系,透过电话两端,是情深意重的吐露和发泄。
刚刚毕业,事情的压力像无形的群山,我们都在经历着军旅的浴火淬炼,虽然前期有所准备,却还是被现实冲击的体无完肤、头破血流。
彼此的牵挂便是火焰,温暖萧瑟的冬天,照亮漆黑的夜晚。

送别战友,驼铃声寒,虽隔山海,心却相念。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送别的路途百转千回,愿微风小雨捎带满心的芳菲,隐逸苦涩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