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江山代有秀士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历代文人墨客并未因此止步,他们另辟路子,开拓创新,涌现了宋词、元曲、明理学、清小说。
元、明、清三代,墨客辈出,佳作纷呈。他们的诗歌,或许不及唐诗之盛名,却也不乏意境深远、情绪丰富的上乘之作。
拂开落定的尘埃,去故纸堆中探寻,我们依然创造有些诗篇,犹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为中华文化的星河增长了芳华与魅力。
比如,元代虞集的“宣布师长西席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明代高启的:“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还有清代黄景仁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本日要分享的,是元末明初的一位墨客唐珙(gǒng)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是爆火的诗句,犹如穿越千年的流星划过夜空,令无数人为之震荡。它乃至被誉为元代最故意境的诗句,成为永恒的经典。
这首诗笔调十分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所营造的意境浪漫无比,想象奇特。物我两忘之间,宛如一场神奇的梦幻之旅,引领读者超脱尘世的骚动,神游于浩瀚的九天之外。
全诗构思风雅独特,诗境缥缈奇幻。在物我交融的境界中,烦恼若烟云散尽,心随诗意,仿佛进入到一个如诗如画的绝美梦境之中。
这是一首纪游诗。一年秋日,唐珙辗转流落到龙阳县,于某个秋夜携酒泛舟游于洞庭湖上。
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烟波浩渺,荡漾起层层白波。萧瑟的秋天景色,竟使俏丽而多情的湘君,一夜愁思增长了许多白发,这该是若何的一种秋色呀!
夜幕低垂,四野寂静,波静涛息,通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畔的客船上,墨客伴着星光与月色,独自泛舟,举杯独酌,得意其乐。酒意渐浓,终至于醺醺然,沉醉了,恍恍惚,入梦了。
凉夜时分,醉卧扁舟,半梦半醒,遥看星河,只见一片星光残酷的天下,似幻似真、缥缈迷离。此刻,湖面已成为星空之镜,天上和人间交融,朦胧的境界中,不知是星辰映在水中,还是墨客载着满船的清梦,卧在天上的银河里。
初读这首诗,便被其蕴含的淡淡惆怅与清冽新奇的意象所吸引。细品其诗,愈觉其美,犹如经年佳酿,其喷鼻香醇之味逐渐弥漫,悄然间渗透心扉,回味无穷。
诗行间流淌着浓郁的浪漫色彩,只以为人的思绪被那份唯美的意境包围了。每次读之,内心丰裕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与醉意,都能体验到一种美妙的温顺,一种灵魂的自由。
龙阳县,即本日的湖南汉寿。诗题中说的青草湖,我私以为便是唐珙有时到访的一个通俗俗通的湖泊而已,查资料才知竟是洞庭湖。此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南接湘水,北通洞庭,因湖的南岸有青草山而得名。
洞庭湖,这片古老的水域,不仅是墨客笔下的景致,更是他情绪的寄托。在他的眼中,洞庭湖不再是一片无生命的静水,反而蕴含着深邃的生命力。它有人的灵性,被萧瑟的秋风一吹,波纹宛如皱纹,映射出岁月的沧桑。
墨客授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力,更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让人在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也感想熏染到了韶光的重量和生命的流转。
“一夜湘君白发多”,墨客的悲秋感情达到顶峰,他想起了传说中的湘君。“白发湘君”是谁?它源自一个俏丽的传说,湘君是湘水之神,一个让人冲动又悲切的人物——帝舜。
传说帝舜到南方巡视,崩于苍梧之野。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前去往寻,得知舜帝已去世,葬于九嶷山,悲痛欲绝,抱竹痛哭,竟泪染青竹,后因思念过度泪尽而去世。天帝闻之冲动,封两妃为湘水女神,封舜为湘水之神,号湘君。
王国维说:“统统景语皆情语。”实在,洞庭湖水怎么会老呢?传说中的湘水女神也不会老。望着那愁煞的湖秋之景,他着意的是心中的愁情,移情于景,目之所及,皆有凄沧之态罢了。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犹如神来之笔,就像初照的晨曦,驱散了夜的阴霾,将秋日里的寂寥与忧闷一扫而空。墨客在这秋色连波的洞庭湖畔,醉意朦胧,仿佛超脱了尘世的骚动,复苏时候缠绕心头的烦恼与苦闷,都随之烟消云散了。
他一脚踏空,跌入了一个清幽梦幻的天下。在这里,他尽情地沉醉,心灵在星辉斑斓的夜空中遨游。满河的星辰,仿佛汇聚了无数美好的愿景,连承载着它们的小舟也开始轻盈飘舞。满船的梦想,仿佛是有重量的,沉甸甸地“压”在了星河之上。
墨客驾驭着这叶扁舟,在残酷的星河中顺流而下,带我们畅游天涯。我们的心灵得以自由飞行,体验着超越时空的宁静与空灵。
可惜这首诗是范例的“诗红人不红”。
历史对作者记载不详,只提到作者叫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的墨客,“珙豪于诗”。
故意思的是,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因写得精彩绝伦,被误收到《全唐诗》里,经后人的几番考证才“诗归正途”。
听说缘故原由有二,一是古代诗书不用标点断句,而唐温如适值姓唐,名字易被误读为“唐·温如”,以是被当成了唐朝墨客;二是这首诗太出彩,意境太美,大有唐诗风采,可与一众唐朝名家的绝唱争辉,就被错录上了。
然而,纵然确认唐珙身处的朝代,他依然被神秘的面纱所粉饰。元明的史料里,关于他的记载寥寥无几,险些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平生业绩。我们只能在零星的信息里,得知他是南宋义士之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好在,唐珙这首诗犹如一颗明珠得以传世,在诗海里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并且,仅凭这一首,就足以让他不输唐诗中的名家,在繁星闪烁的诗坛霸占一席之地。
所幸的是,除《题龙阳县青草湖》,他尚有七首诗被记载下来,分别是《墨兰》、《猫》、《赵文敏书洛神赋》、《澄碧堂》、《题海岳后人烟峦晓景图》、《韩左军马图卷》、《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这些为数不多的小诗,给我们还原了历史深处的唐珙。我们窥见了墨客独特的精神追求、博识的艺术成绩和丰富的心灵天下。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江南文人雅士,懂笔墨图画,通诗词歌赋。他喜好花草动物,尤其是兰花与猫。他还热衷参禅悟道,探索禅宗哲学的深奥。他时常感慨生命的徒劳和短暂,嗟叹美好的光阴总是须臾即逝。
或许,他的命运与天下失落意的文人相似,志存高远,满腔抱负,却未能一展宏图。末了只能无奈归去,姑且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荆湘之地,地灵人杰,荆楚文化,浪漫悠长。这片沃土孕育了多少骚人韵士,出身了多少千古绝唱。
洞庭水悠悠,自屈原行吟于泽畔,以《九歌》中的曼妙之声吟唱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不绝的诗句便如秋风中的落叶,飘扬千载,激荡着历史的覆信,永存于世。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孟浩然的委婉述怀;
“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是杜甫的终得一见;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是刘禹锡的途中描摹;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是张孝祥的身临其境……
这些名篇,或有吞吐日月的雄阔气势,或有凭轩远眺的悲壮苍凉,或有奇绝高旷的飞驰想象,都各称绝唱。
而唐珙,这位鲜为人知的小墨客,只因偶遇青草湖梦幻般的景致,遂自凝成诗句。诗不在多,一首好诗则名。他在轻漾的小舟上不止做了一个清酣的美梦,还荡出了一个绮丽阔大的天下。当时的墨客何曾知道,在醉眼朦胧里,为后世留下的这幅星辉斑斓的画卷,又惊艳过多少人。
正因这份氤氲流淌的诗意,这份唯美奇幻的意境,让他的作品在笔触和境界上绝不逊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苇以航,万顷茫然,驾风凌空,羽化登仙。那种醉于扁舟,卧看星河的美好感想熏染只有去过且极风雅之人方能体悟。
光阴如云烟般悄然飘远,墨客的清梦早已结束,我们仿佛还在那份轻灵洒脱的美妙幻境中深深奥深厚醉,不愿醒来。毕竟,俏丽的是梦境,复苏的是现实,无论谁,都还要在这个不完美的天下中连续前行。
作者简介:溪月,喜好诗词,愿用厚重作纸,清淡作笔,书写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