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谢古诗词,让我自童年开始,就知足地沉浸在一个如梦似幻,丰富多彩,亦古色古喷鼻香,韵味无穷的唯美天下。
幼童时,读诗不解个中意,只以为像哼唱一首首童谣,悦耳极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后来逐步背得多了,听得多了,就更加爱上了古诗词。

高鼎的《村落居》,是我童年最喜好的一首诗。
时至今日,我还清晰记得,在老家的板凳上,我字字句句、摇头晃脑背这首诗的样子。
多少次,我拖着沉甸甸的书包进家门,书包一丢,远远朝爸妈喊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也便心安理得和小伙伴在乡间野地跑起来,放鹞子,捉鱼,摸虾,撒开欢享受东风和自由。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在《池上》这首诗中描述的童真野趣,曾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荡起层层微波。
我不喜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却也因几个小伙伴相携摘了邻居家几个酸枣,拔了隔壁园几缕葱叶而以为寻得天下美味,心底暗暗窃喜。
那阵势:有人放风、有人动手、有人断后……想来便是满满的胜利感。
那时总以为事事瞒天过海,天衣无缝,殊不知各类行为早成为大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炎酷暑季,捕蝉,是每个孩童的乐趣。
绿树成荫,枝枝叶叶传出聒噪的蝉鸣声,我寻声细找去,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将手掌窝成小碗状,快、准、稳地用掌心套住这小家伙。
手艺高的,每每成为小伙伴中的王者,那定是窃喜一天的骄傲。
这时,耳际总一遍遍回响起袁枚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邹平市礼参初中 陈富鹏习作古诗词浸润了我的童年

影象中,老家门前,爷爷奶奶自己开拓出来一片菜园,这可是我的乐园。
我常一边模拟大人劳作的样子,一边年夜声吟唱范成大的《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现在想来,也是饶有兴味,满满的生活情调。

温风拂面的春天,我和妈妈溜达公园,我会不自觉地昂起小脸,对着杨柳浅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翠树红花的夏天,看着湖心的荷花,我又忍不住惊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天高气爽的秋日,我随爷爷登上小山,小手抚摸着叶叶飘落的金黄,禁不住咏唱:“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寒冷的冬季,我踏在爸爸为我踩平的大脚印里,不一会儿就跑在爸爸前面尽情撒欢,还要时时时转头冲他喊:“雪深山路滑于苔,自跨青驴得得来”。

古诗词不仅浸润我的童年,也正浸润着我的少年光阴。

少年,课业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
书桌前,常见我伏案疾书,勤学苦读的身影。
我又是何等幸运,能与古诗词跬步不离。
翻开古诗词,唐诗气势磅礴、有条不紊;宋词出水芙蓉、豪放不羁;元曲弯曲煽情、雅俗共赏……我常从中汲取全新的能量,快乐知足,畅快淋漓。

与古诗词为伴,我走过春夏秋冬,在古书墨喷鼻香的浸润里,我日日寻到生命的营养。

朋友的盛情,总能让我感激涕泣,我悠悠道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新学期,不得已重新分班时,我们满怀不舍,又彼此鼓励,拥抱时,互叹“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身处困境,苦闷时,我听到苏轼鼓励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遇事犹豫,畏缩不前时,我听到李白勉励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提醒我要心怀戴德,善待父母;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告诫我要心怀大爱,做一个对他人有帮助的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告诫我,要心怀家国任务,为国效力。

少年的我,每一天都在发展,风里雨里,我感谢有古诗词的陪伴。
她高洁傲岸,就像梅;她宁静致远,就像兰;她气节高尚,就像竹;她清远淡雅,就像菊。

典雅的她,大气的她,柔媚的她,宁静的她……不管是欢心的,还是烦闷的,亦或是激越的,古诗词像阵阵洒在我内心上的小雨,浸润着我的青春,助力我的发展。

辅导西席:王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