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宫,字君翁,河南郏县人,东汉复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十四位。

壁水貐——臧宫

臧宫年轻的时候,曾担当颍川郡郏县的亭长、游徼等职务。
后来,率领一些朋友们参加了绿林军,并且在军中担当校尉。
当时刘演、刘秀兄弟也在舂陵(今湖北枣阳)起兵,号称“舂陵兵”。
为了抗击王莽的部队,舂陵兵加入了绿林军,于是,臧宫与刘秀结识,并追随刘秀。

壁水貐yǔ臧宫云台二十八星宿之北方玄武

臧宫作战勇猛,军中诸将都夸他年夜胆。
刘秀见臧宫话语不多,干事勤奋,也很看重他,并把臧宫收纳为自己的亲信。

公元23年十月,刘秀率军平定河北,臧宫被任命为偏将军。
在随后的战役中,臧宫屡次冲锋陷阵,立下诸多战功。
公元25年六月,刘秀称帝,臧宫被任命为侍中,骑都尉。
公元26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元勋,臧宫被封为成安侯。

公元26年春,刚刚封侯的臧宫与王常、景丹、朱祐、祭遵、王梁一起统领大军南出箕关,,去清剿盘踞在洛阳西南地区的弘农、厌新、柏华、蛮中等流民武装,经由一年的苦战,终极平定了这些地方。
他们在清剿流民军之后,又去清剿鼎新政权的残余势力。
公元27年,臧宫又和征虏将军祭遵去讨伐盘踞在涅阳(河南省南阳市西南部)、郦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关西北)一带的鼎新政权将领左防、韦颜,臧宫率领突骑的猛攻敌军,左防、韦颜大败,被迫屈膝降服佩服。

公元27年五月,臧宫又随征南大将军岑彭连续南征,前去围剿盘踞在荆、楚地区的楚黎王秦丰,经由二年苦战,消灭了敌军主力。

公元29年,臧宫单独率兵徇江夏郡,先后占领了代乡、钟武、竹里等地。
由于在南征之中立下功劳,刘秀派太中大夫持选录用臧宫为辅威将军。

公元31年,臧宫被改封为期思侯。
并率军连续南下,平定了梁郡(治所今河南商丘)、济阴郡(治所今山东省定陶县)。

刘秀经由十年征战,基本统一中国,只有西南一隅的公孙述没有被消灭。

公元35年三月,刘秀命令岑彭与吴汉、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将领调集南阳、武陵、南郡的兵士和桂阳、零陵、长沙的水手六万人,汇合荆门,准备伐蜀。

汉军攻破荆门之后,岑彭、臧宫、刘歆率领3万余人水陆并进,出垂鹊山,然后出秭归,直抵江关(今奉节东),进逼江州(今重庆)。
江州城固粮多,不易攻破,岑彭、臧宫绕城而过,率主力及降卒3万直指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东),收其米粮10万石。
公孙述急调延岑、吕鲔、公孙恢等率重兵抵御汉军。
岑彭命臧宫率降卒5万从涪水抵平曲,多张旗帜,广设疑兵,管束延岑之蜀军主力,自率精兵乘船溯江而上直指成都。

当时,公孙述的部将延岑率领大军驻守沈水,声势浩大。
而臧宫的情形却很困难。
他部下人多,粮食少,运输跟不上,补给困难,好多士兵都想逃跑。
郡内各县的地方势力,见此环境,也再次聚拢自保,准备不雅观察成败利钝后,再决定究竟投向哪一边。

臧宫本想率部撤回,可又担心部下背叛,仇敌追杀,一时犹豫难决。
恰好刘秀派去见岑彭的中书令带了七百多骑兵经由臧宫军营,臧宫当机立断,假传诏书,把这些兵调到了自己部下,壮大声势。
他命令部队天不亮就出发,并且打出许多旗帜,派人登上山冈擂鼓叫嚣。
行军时,左岸是步兵,右岸是骑兵,夹拥着战船浩然而进,呼声震天动地。

延岑没有料到汉军来得如此溘然,急忙登山瞭望,看到汉军阵容强大,兵马光鲜,十分震荡。
臧宫乘势纵兵出击,大败延岑,延岑部众被斩首和落水溺死的有一万多人。

延岑独身只身逃到成都,士兵除了被杀者别的全部屈膝降服佩服,臧宫缴获了兵器和马匹珍宝之后,立即乘胜追击,一起迫降者有十几万人。

臧宫一起猛攻,进军到平阳乡(今四川绵阳附近),蜀军大将王元率众向臧宫屈膝降服佩服。
接着,臧宫又攻占了绵竹(在今四川德阳北),击破涪县城(治所在今四川绵阳东),斩杀了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
随后,臧宫率军又占领了繁县(今四川彭县西北)、郫县(今四川郫县)。
臧宫前后缴获的节杖就有五条,印绶更是高达一千八百个。

整顿兵马之后,臧宫率军进攻成都北方的门户——雒城(今广汉市雒城镇)。
此时,大司马吴汉统帅的南线汉军攻占广都(今四川省成都邑东南),乘胜进逼成都,就等臧宫兵抵成都,南北夹攻了。
但是,一起高歌年夜进的臧宫在雒城碰着了蜀军的顽强抵抗,由于雒城池深城高,防守严密,臧宫一时难以攻陷。
从此,双方在南北两路同时开始对峙,战局陷入了僵局。

经由半年多的全力围攻,臧宫终于拿下了雒城。
公元36年十月尾,臧宫率领北线汉军与吴汉率领的南线汉军在成都城下会师,对成都形成了合围。

公元36年十一月,吴汉、臧宫率部屯于成都城咸阳门以外,准备与公孙述在城下展开决斗。
公孙述令延岑率领主力攻击臧宫所部,自己去战吴汉。
公孙述在战斗中胸部中枪坠落马下,蜀军败退城中,公孙述当晚就去世了。
第二天清晨,延岑屈膝降服佩服。
吴汉、臧宫统兵入城。

刘秀因蜀处所才平定,地方不稳固,就任命臧宫为广汉太守,率军镇抚蜀地。

公元39年,臧宫应征召回京师,以列侯奉朝请,定封为朗陵侯。
公元42年,臧宫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这时,汉朝在蜀郡的守将史歆在成都谋反,刘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护军,精通军事,以是叮嘱消磨吴汉率领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率万余人前往讨伐。
大军围城一百多天,成都城破,史歆被杀。

公元43年,妖巫维汜的弟子单臣、傅镇等人传播谣言,聚众滋事。
他们攻进原武城,挟制官吏百姓,自称将军。
朝廷派臧宫率领北军及黎阳营将士包围原武城。
当时单臣等粮草丰足,汉军几次攻打,都未能占领,士兵多有去世伤。
刘秀调集大臣切磋方略,在东海王刘庄的建议下,刘秀让臧宫撤出部分兵力,暂缓城围。
汉军撤出之后,城内的叛乱者纷纭出逃,臧宫立即率军杀入城中,斩杀了单臣、傅镇,平息了变乱。

臧宫回京,因平乱有功升任城门校尉,又转任左中郎将。
之后臧宫又出兵到武溪平乱,由于他的名声响亮,大军刚到江陵,敌军就主动归降。

公元51年,臧宫和杨虚侯马武一起上书刘秀,建议北击匈奴,刻石纪功。
但刘秀长年托身军旅,颇厌武事,并且知道天下疲耗,民气思定,只想偃武休战,与民安歇,不想轻起边衅,疲国困民。
于是下诏书给臧宫、马武,阐明自己的不雅观点。
这封诏书,部分地表现了光武复兴的思想根本,对朝廷认识转变影响之大。
由于在这封诏书中,刘秀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见,以是,此后,将领们再也没有人晋升引兵黩武之事了。
公元58年,臧宫去世,谥号愍侯。

臧宫身形短胖,勇猛无比,他险些没有败绩,是名副实在的常胜勇将。

——云州鑫河

云台二十八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