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玄?大多阐明为玄妙,总觉得缺了一些东西,没办法和“同”结合起来。换一种思路,从汉字的构造入手,或许能让人更好的理解。
一、《侠客行》腊八粥的故事《道德经》如同一本神功,欲练神功,要随着成功人的脚步。先看有没有成功的案例,狗哥给了我启迪。
1、故事背景:侠客岛,一个神秘的武林胜地,岛上有二十四幅壁画,壁画上有诗句,个中隐蔽着绝世武功的奥秘。岛主每隔十年约请中原武林的掌门和顶尖高手前往侠客岛,表面上是喝腊八粥,实际上是为了共同参悟壁画中的武功。受邀的参与者痴迷于参悟武功,无法自拔。
男主叫石破天,为人纯挚、朴实,没有心机,见人就说我叫“狗za种”,因此江湖人称“狗哥”。狗哥去了岛上也喝了腊八粥,随着去看了壁画。可狗哥不识字,又没人跟他讲笔墨的意思,创造那些字就像一个人在演习训练教导他绝世武功,至此狗哥神功大成。
2、启迪:不识字有不识字的好处。
狗哥不识字,就不用主不雅观揣测笔墨所表达的意思;别人不跟他讲,就不用受别人的影响。像武功招式这种,有时候笔墨写一大堆不一定能表达精确,再加上读者的个人揣测,想用笔墨表达武功招式,就更难了。
笔墨的本意便是为了沟通互换、传承文化,我们不仅可以去思考笔墨表达的意思,还可以就字论字,思考一下笔墨构造所表达的最原始的含义。汉字本来便是象形笔墨,字画本一体,动作的图画就更适宜传功。
二、把“玄”看作画负责看下面的图。
看图说话,西周期间的玄,便是高下2个圈。金文是一束丝的样子,丝在染色的时候扎成束,然后晾晒,晾晒时要悬挂起来。晚周往后字形上部追加圆点状差异符号而别出,后世再线化为一横而为秦篆所本。小篆玄正是悬挂着的丝,上边为悬挂之处,下边是丝。
如果用字作为“图”,玄字的这个图画,如同一棵藤上结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千篇一律,是不是便是“同”。有、无两个瓜,谁也离不开谁,互为依存,少任何一个瓜,就不是玄了。犹如量子纠缠,短缺一个就会发生很大的变革,就不再是玄同的状态。
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生”的过程。“道生一”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26791875779052086/
“生平二”便是混沌生有无。有和无两者同出混沌,名称不一样。虽然两者同,但不是完备相同,而是玄同,相互转化,相互依存。
“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是玄之又玄的过程,犹如: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是不是很大略!
结语:洋洋洒洒说了1000多个字,实际上便是在描述“玄”是怎么表达同的这个意思,古人造字的时候,实在一眼就能看出来,只不过我们钻入去世胡同出不来了。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