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光绪天子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来改变清朝一些现状。然而,他的新政革危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个中包括将光绪天子送上皇位的慈禧太后。
同年玄月,在变法刚刚过了百日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起了宫廷政变,这一场血腥的政变,不少人因此丧命,变法运动被残酷弹压。曾在国外留学的严复对戊戌政变生出无限感慨,遂写了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绪,本日咱们就来读一读严复的《戊戌八月感事》: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伏尸绅士贱,托病诏书哀。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临河鸣犊叹,莫遣寸心灰。
慈禧太后等人发动的戊戌政变在玄月,又是阴历八月,故标题中是“戊戌八月”。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维新派人士希望清政府能够把国家管理好,没想到他们倒是以成为了犯人,他们才华出众,深得有心思改变国家现状的光绪天子喜好,没想到竟然遭到了伤害,反倒误了自己生平。严复此语实在便是在为维新派人士鸣不平,对守旧派心怀厌恶。
“伏尸绅士贱,托病诏书哀”,守旧派发动宫廷政变,维新派人士无辜曲解乃至被杀,慈禧太后更是囚禁光绪天子,盗用天子的名义发动政令,说天子生病,要求“太后训政”的诏书,慈禧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如此情形,实在是令严复十分酸心。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这两句明说景象,实在更是指当时发生在北京的事情。当时全体北京可谓阴云密布,守旧派到处搜捕维新党人,尤其是在宣武门南的菜市口(这里是北京实行去世刑的刑场),谭嗣同等六人惨遭杀害。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说“雨又来”,这里实在暗含了另一件事情,听说在间隔谭嗣同等人被杀的六百年前,南宋大臣文天祥也是在此壮烈殉国。这两句诗让人读来心情沉重,古今相似,令人唏嘘不已。
“临河鸣犊叹,莫遣寸心灰”,尾联实在是严复在表明自己的心迹:虽然谭嗣同等维新派惨遭杀害,但是他绝不在现实面前退缩,绝不灰心丧气。句中“临河鸣犊叹”实在是一则与孔子有关的典故:根据《史记》记载,“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去世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
丘之不济此,命也夫!
”孔子漫游列国时,想要去拜见赵简子(春秋期间晋国赵氏的领袖),牛车才走到到黄河边,听说赵简子杀了窦鸣犊(晋国大夫),边嗟叹边停车回转,严复用在这里,是比喻维新派等有才能的人被杀害。
整首诗严复流露出来的都是对守旧派的痛恨,对维新派的同情,诗句中感情深奥深厚,但是他的态度却依旧是积极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