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怀古

——(宋)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涯。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宋词鉴赏2首怀古伤今词一览古今兴亡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平凡、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译文:

江南佳丽胜地,南朝繁华谁记?山围故都绕清江,秀峰如髻对峙立;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满船帆驶天涯。

断崖老树仍斜倚;莫愁游艇曾拴系。
林木郁苍空余迹,旧时碉堡雾遮蔽。
夜深月光越女墙,伤心东望秦淮河。

酒楼、戏馆今何在?猜想那破落里巷,大概是王谢两家旧庭院。
燕子不知今为何世,飞入平凡百姓人家,斜阳里相对呢喃,似诉说古都兴衰。

赏析:

这首词是周邦彦的怀古名作,词中隐括了刘禹锡的两首怀古诗。
融化古人的诗句而十全十美,不露痕迹,是周邦彦词作的最长处。

一首为《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一首为《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凡百姓家。

这首词开端就说“南朝盛事谁记”,即撇去史实不说。
接下来四句,写山川形胜,气候巍峨;第二片仍写莫愁与淮水的景象,一片空旷,令人生哀。
第三片借斜阳、燕子,写古今兴亡之感。

这三段并不因此韶光为序,而是多重感想熏染的组合,意象浑成,疏密相间,寓悲慨于空旷的境界之中,颇得词论家们讴歌。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

——(宋)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译文:

淮河环抱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
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斗志昂扬,统领数万精兵。
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年夜军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
转眼间,建立起大功。

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要的峦峰。
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
劳累终生。
古今往事俱成空。
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
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

赏析:

这首词作于绍兴三年(1133)前后,当时叶梦得任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等六州宣抚使。
作者在前哨察看战备,登寿春城楼,遥望八公山,想到当年的淝水之战,吊古伤今,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慨深远的咏史怀古之作。

词的上片由景入情,回顾东晋期间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下片抒怀,感慨自己繁忙生平而战功不奇,表达自己报国热心得不到朝廷信赖的悲怆心情。

叶梦得当时虽然身为封疆大吏,但朝廷内的主和派专横獗,令他难以有所作为,因此以谢安晚年被孝武帝疏远的典故自比,流露出对当权者的不满。
词中豪放与悲壮相结合,可以说为辛派词人开了先路。

你还知道哪些咏史怀古的诗词佳作呢?敬请移步评论区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