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春秋战国期间该当是中国文化领域的一大高峰,只管后世的人知识量更多,人的规模更大,而且还有各个国家的互换,有科技的创新,有多元的不雅观念,但在人的实质层面,还不能说达到了高峰。

知识主要,还是见识主要?聪明主要,还是心性主要?这是很主要的问题。

打个比方,譬如老子、庄子或孔子、孟子、荀子,乃至于朱熹、王阳明这样的人,哪怕是到了当代仍旧是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我们这些见闻广博的人哪怕是到了古代,也很难说能够有多大的奇迹造诣。

为什么会这样?便是思想维度的差异,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实在便是在自我提升。
下面是我摘录的荀子最经典的5句话,字字珠玑,常常诵读可以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最经典的5句话字字珠玑醍醐灌顶

1、积德成德,而神明得意。

这便是讲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我们看荀子是怎么说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德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不懈,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存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存心躁也。

我前后读了几十遍,每次读都很惭愧。
如果早领悟这个道理,哪里还要去看什么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呢。
荀子早已见告了我们该当怎么做才能成功的方法了。

逐步变富嘛,不管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
高山也是由一点点土石堆积而成,有了山自然就风起云涌,有了深厚的水量,自然就有了蛟龙。
而对人来说,只要日日积善积德,那自然就能心领神会,进入超高的境界。

以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人干事最要紧是始终如一,唯有心系一处,才能达成卓越。

2、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俗话说千金择居、万金择邻,便是说小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主要性,特殊是跟什么人在一起,特殊关键。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以是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荀子这是说人是会变的,哪怕实质不坏,但只假如在不好的环境里,跟不好的人在一起,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与小人交,如入庖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君子交,如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喷鼻香。

人毕竟是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人要慎重选择自己所在的环境,特殊是慎重选择身边的伙伴,这样自然就能为善去恶,内心趋于中正。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乔布斯曾有个打算机是大脑自行车的比喻,人的生物特性就决定了移动速率不如秃鹫,但如果骑着自行车就不一样了,“人类善于发明工具,工具授予我们奇妙的能力。
”在乔布斯看来,个人电脑就相称于大脑的自行车,让人能够成为所谓的万物之灵。

这个道理荀子早就说过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苦思不如多学,登高才能望远,人类以车马和船为工具,可以奔赴千里,可以横跨大江大河。

实在人和人的差别不是很大,关键便是年夜家能不能长于借助外物、工具来拓展自己的能力。
从这点而言,不管是电脑还是人工智能,都会是人类的助手。

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什么?由于百闻不如一见,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多出去看看天下,没有看过天下有怎么会有天下不雅观呢,博不雅观而约取,出去走走才知道天地之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派。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我们也是读书,跟荀子等圣贤对话才知道人生有这么多的学问,如果不是他们的学问拓展了我们的思想,那人岂不是跟笼子里的鸡鸭一样?

不管哪个国家的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呜咽,但随着发展,年夜家的习俗、习气就不一样了,因此后天的教诲很主要。

现在读贤人之言,就即是接管贤人的教诲,提高思想的境界。
如此一来,人的福泽绵延,自然阔别灾害。

5、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人生涯着,每每是随波逐流,不由自主,这是什么缘故原由呢?紧张是没有找到、树立自己的志向,以是不能故意识、有方向的提高。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人无志则事无成。
没有志向就没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默默努力,就不能有“一朝成名天下知”,从古至今,有什么大奇迹是一挥而就或侥幸而得的呢?

就算有人侥幸成功,也会随意马虎失落去。
以是说还是要长期主义,要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行。
荀子这段话强调的是立志和专注,还是那句话,心系一处,久久为功。

心如磐石,收视反听,才会有大的造诣。
这是早已证明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