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唐·孟浩然《万山潭作》
垂钓于磐石之上,心境如水般清澈宁静。四周的水波悠悠,仿佛洗净了尘世的鼓噪,心灵也随之悠然自得。
02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清·纳兰性德《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人影淡淡,水色蒙蒙,短笛声声,随风飘散入芦花深处。那悠扬的旋律,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却又不失落温顺与文雅。
03
此时无一盏,虚度小春时。
——明·朱有燉《和白喷鼻香山何处难忘酒》
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的相伴,彷佛就白白摧残浪费蹂躏了这段温暖而美好的初冬光阴。清浅流年,一定要不要辜负这美好的光阴啊。
04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宋·林逋《宿洞霄宫》
夜深人静,雨打芭蕉,声声入耳。那清脆的声响,声声都似是在诉说着离人的苦处,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05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唐·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岸边柳树的倒影铺洒在水面,随波扭捏,飘扬的落花落在垂钓人的头上。秋日中柳树的翠色,该当是朽迈的颜色,也可以美,但它是一种苍老的美,草木枯黄的秋日,也是另一种风情。
06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宋·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最倾慕那渔竿客,归舟上,雨打船篷,自有一番逍遥与清闲。那渔歌互答,仿佛诉说着生活的诗意与远方。
07
秋净日晖晖,间行风满衣。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
——宋·翁卷《寻僧》
秋日的阳光温暖而妖冶,我溜达在乡间小道上,微风吹拂着衣襟。虽然寻僧未遇,但折得一枝菊花,心中也充满了欢畅与知足。
08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宋·秦不雅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西窗之下,翠竹轻摇,仿佛是故人来访。那熟习的身影,在梦中无数次涌现,如今却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
09
绿云冉冉锁清湾,喷鼻香彻东西岸。
——元·盍西村落《小桃红·客船晚烟》
绿云冉冉,锁住了清湾的美景,喷鼻香气四溢,弥漫在东西两岸。那如诗如画的景致,让人沉醉个中,乐不思蜀。
10
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
——宋·翁卷《宝冠寺》
一涧清流,潺潺而出,几房僧侣,共闻水声。那宁静的氛围,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民气生神往。
11
淡月喷鼻香风秋千下,倚阑干人比梨花。
——元·查德卿《普天乐 别情》
淡月之下,喷鼻香风拂过秋千,倚着阑干的人,比那梨花还要娇艳。那一刻的温顺与美好,仿佛定格成了永恒。
12
晚来渔唱起,处处藕花新。
——宋·翁卷《同徐道晖赵紫芝泛湖》
晚风轻拂,渔唱四起,处处藕花盛开,如诗如画。那渔舟唱晚的景致,让人感想熏染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13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明·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灯火纸窗下,修竹摇荡生姿,读书声声声入耳。那安谧的夜晚,仿佛连韶光都静止了,只留下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14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唐·德诚《船子和尚偈》
夜静如水,鱼儿不食,满船空载,只有月明相伴而归。那孤寂的夜晚,却也有一份别样的宁静与美好。
15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宋·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我轻轻划动着小舟,缓缓拜别。心中酝酿的诗句尚未成形,砚台上却已落满了如梨花般洁白的雨珠,仿佛是大自然为我送来了灵感的小雨。
16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唐·储光羲《钓鱼湾》
潭水清澈,仿佛能见底,荷叶摇荡,鱼儿四散。那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让民气生欢畅与知足。
17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 宋·郑思肖《送朋侪归》
花落时,我们举杯共饮,月光下,千里之外的心意相通。这杯酒,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18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
十年旧约,江南一梦,独听寒山半夜钟。那迢遥的钟声,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诉说着过往的恩怨与情仇。
19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宋·苏轼《如梦令·有寄》
归去吧,归去吧,江上一犁春雨。那宁静的田园生活,是心灵的抚慰与滋养,是所有处在官场的人如蚁附膻的地方啊。
20
清沟冷冷流细水,好风习习吹衣轻。
——宋·陆游《雨霁出游书事》
清澈的溪流悄悄地流淌着细水,发出潺潺的悦耳之声;柔和的微风轻轻地拂过,让衣裳随风轻摆,带来一丝丝风凉与惬意,能洗净心灵的尘埃与怠倦。
21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唐·贾岛《寄朱锡珪》
长江之上,有人垂钓于月影之中;旷野之中,火烧风起,气势磅礴。那壮丽的画面,让民气生敬畏与神往。
22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唐·岑参 《太白胡僧歌》
我的内心犹如清澈的流水一样平常,追求着宁静与纯净;而我的身外之物,则犹如漂浮的云朵,不卷入世间的骚动与是非之中。
23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清·张惠言《风骚子·出关见桃花》
一株桃花在东风中独自绽放,向过往的人们展露着它独占的笑脸;阁下,一段残破的矮墙悄悄伫立,不远处,一曲溪流蜿蜒流淌,勾勒出一幅安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生活真的很美好。
24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宋·周密《高阳台》
最让人牵动情绪的是,即便将梅花一枝枝折尽,也难以将心中的那份相思之情,完备寄托出去。最是遗憾莫过于相思难寄。
25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宋·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手持钓竿,沐浴在月白风清之中,身披一袭蓑衣,穿行于小雨朦胧之间,我的家,便安然坐落在钓鱼台的西边,静享这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清闲。
26
微雨洗山月,白云生客衣。
——清·施闰章《雨宿坛院》
小雨绵绵,温顺地拂过山巅,为山间的明月披上一层清新的光泽;白云悠然自得,仿佛轻轻触碰到旅人的衣裳,带来一丝丝风凉与惬意。
27
满地浇流鸭顶緑,高山洗出佛头青。
——明·吴承恩《西游记》
满地浇流的绿水,高山洗出的佛头青。那如诗如画的景致,这俨然是大自然授予的灵感与赠送,让民气生神往与追求。
28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宋·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那醉人的月色与洁白的雪花相互交融,日子虽贫乏,但团圆自有其明日亲之乐,不管人间间疾苦。
29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喷鼻香雪,吹彻玉城霞。
——清·张惠言《水调歌头》
我想拥有一支铁质笛子,在繁花似锦的江南,靠着一树芳香弥漫、洁白如雪的梅花,演奏颂春赞春的笛曲,一贯吹到天上仙都的彩云深处,让人间春色与天上瑶池沟通交融,就一个美字。
30
路逐山光何处尽,春随草色向南深。
——唐·刘长卿《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不雅观察追摄丰城令》
沿着山路前行,不知道那通亮的山景在何处闭幕;而春天的气息,却随着一起的草色,越来越浓郁地向南方延伸。愿生活也好,生命也好,越来越发达有力。
31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明·陆容《满江红·咏竹》
不种闲花,只种修竹。那挺立的竹子与宁静的庭院相映成趣,这是无形中给种花竹人授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然后说此足够荡涤俗心。
32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宋·翁卷《野望》
闲来上山,看野水潺潺,忽于水底,瞥见青山倒映。那一刻,仿佛韶光静止,心灵得到了少焉的宁静与开释。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欠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