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籍的诗,与他们略有不同,下面这首《野老歌》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诗措辞朴实,内容沉郁,以强烈的比拟手腕,表现了劳苦大众人民的困难生活状况,痛批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苛捐杂税。
全诗共八句,篇幅不长,措辞也普通易懂,如下:

野老歌

张籍

老田舍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张籍这首野老歌比拟强烈光鲜最后两句急转直下却发人深省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前四句,直接开门见山的写一位老农终年劳作却连饭都吃不饱。
“老田舍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交代这位老农的住所,强调这位农人,是一位“山农”,要知道,山中地皮贫瘠,更何况只是有三四亩地,可见,收成不会很多。
这不禁让人遐想,为什么这位农人要去山上居住呢?实在,深山为农,本有躲避租税之意,是贫穷而迫不得已的做法,但是安史之乱往后,唐王朝财政困难,对付征税可谓无孔不入,即便是身在深山之中,也依然逃不过,“纵使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接着两句“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偏偏苗疏税多,收成少而缴纳多,这注定了“不得食”的征象,但是,如果说作者只写到“输入官仓”,那未必便是深刻,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化为土”这三个字。
这位老农,终年辛劳非常,好不容易种了点粮食,还被官家强征去,可是征去之后呢?化为土!
这种光鲜的比拟,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征象,作者只是向我们描述事实,却让我们读来沉痛非常。

五、六句写这位老农,迫于生存,只好求之于深山野果来充饥,仍旧是平铺直叙的措辞,“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辛劳了一年,到了岁暮,居然空空如也,以是,当冬天农闲的时候,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上山采摘“橡实”(即橡树子,可食用),杜甫也曾有过这种体验,曾经写道:“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辛劳一年,还得以野果充饥,这不是由于天灾,全是由于人祸,这种征象,令人寻思。

而到了末了结尾两句,作者却溘然急转一笔,写“西江贾客”(即做珠宝买卖的人)、写人不如狗,彷佛和老农全不相关,跳跃性很强,读来有些突兀,但是,在感情上,却以光鲜的比拟,给人以无限的冲击。
一边是极度穷苦的老农,一边因此大肉豢养家犬的富商,光鲜的比拟,根本不须要作者再有任何议论之词,便已经发人深省了。

总体来看,这首诗看似毫无议论抒怀,彷佛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但是读来却发人寻思,墨客的感情方向是非常明显的,戳穿的社会征象也非常深刻。
而作者所采取的手腕,紧张是两次比拟来表示的,让我们读完之后,能够受到强烈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