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张宝昌 整理 | 张事贤

“八大”会议结束不久,缅甸联邦反法西斯公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访问我国。
其间,周恩来总理在西花厅自己家里设宴招待嘉宾,中方参加作陪的仅陈毅一人。
宴会进行得非常顺利,宾主双方都很满意。
彼此为中国军队将撤出中缅边界的1941年线以西地区,缅甸军队将撤出片马、岗房、古浪三个地方以及中国购买缅甸大米等互利好事而举杯祝贺。
席间,吴努友好地对陈毅说:“元帅阁下能领兵打仗,听说对文学也感兴趣,还会写诗,希望能见到你的作品。
”陈毅坦率回答:“感激,我年轻时爱好文学。
参加革命后,忙于打仗,没有韶光去想了。
后来写了一点诗词,但不精彩。
现在年纪大了,也想写点东西,如果总理能批准给我两个月的创作假,本人一定写出一个剧本或一部短篇小说。

嘉宾听了,轻轻点头,表示赞许。
而周总理则是连连摇头,笑道:“事情这么多,忙都忙不过来,不要说给你两个月创作假,便是三天、五天也弗成呀,哪有韶光搞创作。
”陈毅听了依旧满脸喜色,并自言自语:“那就算了。

其实在这一年里,据秘书讲:首长在事情间歇,还是存心写了一些诗作的,例如他赴西藏参加自治区预备委员会成立大会时写的六首和后续的“岳麓山顶眺望”,“由北京到广州”,“初游良口”等。
过了一年,1957年底,秘书又见陈毅在“赠缅甸朋侪”的五言诗中写道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陈毅创作诗词除了梅岭三章你还知道哪些

陈毅的诗词,有自由诗,也有格律诗,言数不等,灵巧自若,易读易懂,一览无余。
如惊叹祖国奇险雄伟的山川、平衍奇丽的原野时写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
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
”“雅鲁藏布是大江,其源甚远流亦长。
试看千里春波绿,宜林宜木宜稻粱。

陈毅的诗词在党内高层有不同评论,别人怎么说他不在乎,可自己则看得很重,由于这毕竟是他在多种情形下,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实心声!
况且又是能拿得脱手的成熟作品!
他非常愿望党中心能早日批准予以出版!
但当他几经碰钉子后,终于感到欲望难以实现,便在家里,用宣纸工工致整地书写了不同期间的三十余首诗词,分别贴在安歇室、餐厅、走廊的窗户上,郑重地向人宣讲:“一能遮住照晒,节省布票;二能怀念朋友、同道、战友;三能自娱自乐,小有笔头灵感。

下面奉上陈毅元帅广为人知的《梅岭三章》,其他大作,大家评论里补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困难百战多。

此去墓穴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应向国门悬。

去世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