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嬲”,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汉字,它藏匿于历史的深处,承载着古代人们的情感与风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嬲”的读音为“niǎo”,意思有“嬉戏,挑逗,调戏”等。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这个字背后的韵味,感受古风中的风情万种。

一、嬲字的起源与演变

嬲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说文解字》记载:“嬲,嬉笑也。”从字形上看,“嬲”字由女、爻、衣三部分组成,女指女子,爻指嬉戏,衣表示穿着。由此可见,“嬲”字的本义是指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欢快地嬉戏。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嬲字的读音和意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汉语大词典》中,“嬲”字的释义包括:挑逗,调戏,戏弄,戏耍,逗弄,娇嗔,撒娇等。这些释义都体现了“嬲”字所蕴含的风情与魅力。

《嬲》字浅析,古风中的风情万种

二、嬲字的文学意象

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嬲”字常被用来描绘女性娇嗔、调皮、可爱等情感。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月照纱窗,一夜思君不见。娇娥扶起,细看,不是花中偏爱,只为佳人娇媚。”

这句话中的“娇娥扶起”,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娇媚女子被逗弄时的娇嗔之态,充满了古风的韵味。

2. 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这首诗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落玉盘”来形容琵琶弹奏的动人声音,同时隐含了女子弹奏琵琶时的娇媚姿态。

3.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一句,表现了女子在春意盎然的夜晚,对心爱的人的娇嗔之情。

三、嬲字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嬲”字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少,但它的魅力依然不减。在一些方言和民间故事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嬲”字的生动形象。

1. 方言中的“嬲”

在许多方言中,都存在着以“嬲”为字根的词语。如四川话中的“嬲子”,表示调皮捣蛋的人;闽南话中的“嬲婆”,表示爱闹腾的婆娘。这些词语都体现了“嬲”字的生动形象。

2. 民间故事中的“嬲”

在一些民间故事中,嬲字常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调皮、可爱。如《西游记》中,唐僧的师徒四人误入妖精的洞府,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故意在妖怪面前逗弄妖怪,让妖怪嬲得团团转。这个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嬲字的风情。

嬲字,一个承载着古风风情的汉字,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娇嗔、调皮、可爱等情感,还反映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字时,仍能感受到那份风情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