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夏雨洗树新,曲颈问天多少很多多少阴?

昨天,我偶翻唐诗,看到了诗圣杜甫的一首比较陌生的诗作《舟前小鹅儿》。
全诗如下: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诗圣杜甫的小鹅儿诗\童趣盎然维妙维肖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如何?

我们先不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只说杜甫的写物笔力,真得让人叹为不雅观止。

舟船前行,绿水清波。
墨客和朋侪饮着鹅黄酒,湖水上一群小黄鹅在努力学着划水。
船行带起的水波冲得小鹅旁边扭捏,小鹅错愕的乱叫着奋力扑打着水面,乱成了一片。
墨客遐想到昨夜的大雨中,这群小鹅被风浪所困时是不是也是这样挣扎的。
天色已晚,游人散去后更没有人关心保护它们了,何况夜间的山林间还有隐蔽的狐狸等野兽和风险,这让墨客非常担心这群可爱的小黄鹅的处境。

这首诗让梦澜想到了陆游的“红酥手,黄藤酒”,陆游和杜甫都是用色高手,用词精准,让人读之难忘。
一个是用酒的颜色衬托表妹的红润纤手;一个是用鹅黄色的美酒颜色类比水波中小鹅的娇嫩。
都让民气生怜惜。
两个画面都是色彩光鲜,美得犹如图画。

这首《舟前小鹅儿》写于宝应二年的早春时节,杜甫去汉州探望被贬的前宰相房琯,两人相携游于汉州的官池之上。
两人一边品尝着鹅黄酒,一边欣赏沿湖的风景。
杜甫被湖面上的一群可爱的小鹅儿吸引,感怀朋友的处境,写下了这首诗。

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天成、不着痕迹,细读又能让人品出墨客隐于诗外的含义和肚量胸襟为最妙。
梦澜在推举一首诗圣稍晚几年的诗作《花鸭》,大家逐步细品个中的滋味。

《花鸭》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大家有珍藏的咏物诗作或自己的新作,可以见告梦澜,我们一起品有味道的诗作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