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6年正月18日,元朝大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当时宫内的谢太后、全太后,不顾文天祥等大臣的反对,带领年仅六岁的宋恭帝赵显屈膝降服佩服,并接管了元军“将有影响力的人士与皇室一并押解北上”的受降哀求。

清惠也在北上的名单之中。
她们经由江淮到达汴京(今开封)附近,住宿于夷山驿中。
王清惠面对着昔日遭受君王宠,今日竟成为囚徒的巨变,百感交集,挥笔写下这首《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将其题于驿壁之上。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东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於我肯相容,同圆缺。

诗词不雅赏悲愤南宋灭亡王清惠写下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汴京是北宋的都城,王清惠途经此地,感慨万分。
一百多年前,汴京被辽军攻破,北宋灭亡;一百多年后,临安被元军攻破,南宋灭亡,三百多年的宋朝真是多难多难。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王清惠一起被押解而来,虽然昔日贵为嫔妃,但如今也蓬葆垢面,狼狈不堪。
她以太液池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自喻,是要表明自己立志保全名节的志气。

曾记得、东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她不禁想起昔日欢快的生活。
她的脸庞美如荷花,受到天子的宠爱,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和富贵。

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忽然间,一声鼓响震天动地,元军彭湃而来,攻破临安。
住在深宫里的崇高妃子,猛然发觉一朝繁华已烟消云散。

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昔日的南宋朝廷已经土崩瓦解,君臣风飘云散。
这亡国的千古遗恨,王清惠不知道该当向谁去陈说。
面对着破碎的山河,她只能仰天哭泣,血泪斑斑。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於我肯相容,同圆缺。

在押解的途中,王清惠等人饥寒露宿,翻山越岭,受尽了征途之苦。
心如去世灰的她仰望明月,讯问是否能让她跟随嫦娥超脱尘世,与玉轮同圆同缺。

这首饱含亡国之痛的宋词,后来传遍中原,文天祥听了往后都极为讴歌,作词相应和: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神仙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霖铃,声声歇。

彩云散,喷鼻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年夜方,嚼穿龈血。
回顾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风。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战役中最受侵害的便是妇女和儿童,像王清惠这样一个弱小女子,将自己的切身经历与国家兴亡相结合,创作了这首词,表现了全体时期和民族的悲哀。